眾所注目的中美阿拉斯加會談,雖然會前「吵架王大賽」戰得如火如荼,一時間成為國際熱門話題。但隨後的三輪會談卻沒有釋出太多消息,會談結束後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從19日會談結束至今,甚至沒有任何一方談到具體的會談結論,都只是泛泛帶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會後接受現場記者採訪時,形容對話「艱難而直接」,他認為中美在許多領域存在根本上的分歧,包括中國在新疆、香港、西藏和台灣的作為,當然也包括網路領域。他說:「當我們明確指出這些議題時,得到了牴觸式的回應,這不讓人意外。」
同樣出席會談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也證實對話過程並不容易,但這是「早就預料到的」。
既然早就預料到,那為何還要特地舉辦會談呢?這場會談無疾而終,真的只是美方低估了中國外交團隊的「狼性」程度嗎?
中方成功創造一場造勢大會
另一方面,中方倒是成功把這場會談打造成一場「造勢大會」。會前發言時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訓話」美方的作為,在國內引來一片叫好,網友紛紛留言「美國應該認清現實」、「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已經不是清朝末年的那個中國了」。
根據媒體報導,截止3月20日凌晨,新浪微博的熱搜榜前10中,有三條內容都是中美會談相關新聞,是近年來討論熱度最高的政治議題。畢竟這種政治新聞,中國政府當然不會禁言囉。
尤其楊潔篪那句「難道我們吃洋人的苦頭還少嗎」,更是激發國內小粉紅的愛國之心,相關梗圖在網上瘋狂被轉發。《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甚至盛讚這場會談值得「載入史冊」,因為這是「中美兩大國前所未有的公開面對面交鋒,極具象徵意義」。
自我感覺超級良好到令人佩服。
很明顯的,楊潔篪目的當然不是要把布林肯一行人罵到無地自容,就像《BBC》說的,在外交大會使用「洋人」一詞,證明這些話「更多是說給中國國內的觀眾聽。」
雙方出乎意料的給予好評
老美不愧是老美,不管發生何事也同樣「自我感覺良好」、自信心爆棚。即使會前吵吵鬧鬧,但布林肯受訪時仍認為美方有達到舉行會議的兩個目的:一、告訴中國,美國對中國的「一系列行為」表達嚴重關切。二、明確闡明美方政策、優先事項和世界觀。
中方雖然把美國罵得狗血淋頭,但會後居然也保持正向論調。楊潔篪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這次的戰略溝通是坦率的、建設性的,是有益的。」
從會談開始時的針鋒相對,到會談結束時作出「有益的」和「達到目的」評價,這中間的跳越之大實在超出人們的想象。 有專家分析認為,先是高調的大吵一番,才能在閉門會議上更理性務實地討論具體事項。
曾擔任美國聯邦政府顧問的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也認為,這次會談實際上要比外面看到的情況要好。 不過他估計拜登和習近平至少在一年內都不會見面,因為「他們(拜登和習近平)都在幕後爭取,試圖在元首峰會舉行的時候能夠拿出一些有成效的東西。」
會談意義在滿足「國內政治需求」
阿拉斯加會談結束後,到底對美中關係會產生甚麼影響,目前還是眾說紛紜。樂觀派認為兩國接觸總比不接觸要好,至少拜登改變了中美雙方先前因川普而完全封閉的對話管道,對穩定雙邊關係是個好消息。
但悲觀派則認為,這次會談根本不是中方所稱的「戰略會談」,只是一個單方活動,如果中方沒有作出任何妥協和改進,雙方就不可能恢復任何溝通機制。
這場會談先前雷聲轟隆作響,最後居然不了了之作結,這種發展不免讓人錯愕且霧裡看花。但如果跳脫「中美關係」的思考框架,回頭看看中美目前國內政治現況,或許就不難理解了。
美國拜登政府剛上任,需要民主、共和兩黨支持,化解大選導致的國內分裂情緒,這時候表現出「對中強硬」的態度才對拜登團隊有利。因為根據美國近期公布的民調顯示,有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伙伴。七成人支持實施對華強硬的政策,即便傷害經濟利益也要敦促中國改善人權,表示對中強硬的鷹派主張已成美國民意主流。
至於中方就如同前面所說,直接打造出一場成功的造勢大會,喚醒民眾的愛國之情,成功為先前中美貿易戰和人權議題影響的士氣扳回一城。
結論,這場會談雖然沒有實質效果,但對兩邊政府來說反而獲得不少效益,不能說是一個「失敗的會談」。而我們身為觀眾,就是看了一場浪費時間、不知所謂的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