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衛生部長比贊(Agnès Buzyn)將可能成為全球第一位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被「司法咎責」的部門首長。
比贊2017年5月就任法國衛生部長,並在法國出現首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的幾週後辭職。為何她會成為法國疫情大流行的首位被追責對象?主要原因是她一開始對武漢肺炎多次「避重就輕」的發言,在疫情初期嚴重誤導民眾對病毒侵襲法國的警覺性。
例如,比贊在2020年初強調,來自中國武漢的流行病毒「幾乎沒有風險」,然後說「COVID-19在人群中傳播的風險非常小」。
她又說,法國有「數千萬個口罩庫存以供疫情使用。」
然而法國最後成為歐洲僅次於義大利,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當時的口罩荒有多慘烈,大家也都知道。
直到今日,有超過115,000 人死於COVID-19疫情。
要民眾不憤怒咎責,怎麼可能?
會不會是比贊當時聽信WHO的資料,導致誤判情勢呢?結果她在競選巴黎市長失利後接受法國《世界報》訪問時,說出的話居然重打自己的臉。
比贊聲稱她在2020年1月中就已向總統馬克宏和政府團隊通報COVID-19的風險,她說:「我想我是第一個看到中國正在出事的人⋯⋯」甚至聲淚俱下哀嘆:「當我離職時我知道,一場海嘯正要來臨。」
但2020年她辭去衛生部長時,發表的聲明卻不是這樣說的,當時比贊聲稱「情況都已得到控制」。
共和國法院表示,去年有數以千計不滿政府防疫作為的控訴申請,其中有大約12件案例被審核受理通過,比贊的案例是其中之一。
前衛生部長被指控防疫不當,對馬克宏現任有沒有影響?當然是有,政府團隊的防疫失靈將不利於馬克宏明年競選連任,而且這個調查將持續進行。根據報導,現任衛生部長維蘭(Olivier Véran)未來幾週也可能被起訴。
此外,共和國法院有如此強大權力調查行政部門首長的行政行為,也在國內引發討論,這會不會違背「三權分立」,是司法權的越權?
共和國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the Republi,CJR)跟我們台灣的監察機制不太一樣,法院是對全民開放,只要民眾認為政府的行政措施導致權利受損,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然而1993年成立的共和國法院一直以來爭議不斷,不少總統都曾提過要廢止。反對者表示,行政團隊的失職,應該由選民決定,而不是法官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