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以來,消費品價格尤其是食品價格上漲、能源價格上漲、晶片價格上漲……全球當前物價上漲比預期更快。原先堅稱通貨膨脹只是暫時現象的各國官員們,如今坦承,物價上漲持續時間或比預期更久。
美國通膨達十多年來頂峰
有人說,2021年是美國的通貨膨脹年,運輸費用比去年同期上漲210%、房價上漲20%、食品上漲30%~50%。美國勞工部9月統計數字顯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比去年同期上升5.4%,持平於6月和7月的增幅,略高於8月數值。
多數國家是以CPI做為計算通貨膨脹率的依據,亦即CPI持續增加的百分比就是通貨膨脹的百分比。一般來說,2%的通膨率被認為是合理的。今年1月,美國通貨膨脹率只有1.4%。4月開始,物價膨脹迅速發生,CPI上漲率達4.2%。5月開始,連續5個月CPI上漲率超過5%。美國目前的通膨率為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專家:2022年下半年之前通膨將持續
《華爾街日報》指出,疫情相關勞動力和原料短缺引起的價格上漲波及整個經濟。另外,全球供應鏈不暢,也讓市場看到此次通膨並非短暫,而可能是長期趨勢。截至10月18日,南加州海事交易所數據顯示,長堤港和洛杉磯港外共有157艘貨船,在兩個港口排隊等待卸貨,創歷史新高。平均每艘船的等待時間長達3週。一位美國政府高官透露,供應鏈危機可能持續幾年。
白宮已警告今年感恩節、聖誕節將出現商品短缺及抬價。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EIA)近日預計,由於能源價格飆升,今年冬天美國消費者的取暖費將大幅增長。有專家分析,面對聯邦政府即將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等宏觀因素,很難在2022年下半年之前看到物價指數增幅放緩。也就是說,美國所面對的物價飛漲和消費力縮水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中國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增長速度是4.9%,比預期要低,整體經濟表現低迷。9月CPI 年增是0.7%,表現較為溫和,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簡稱PPI)漲幅驚人,為10.7%,創26年來歷史新高。分析指出,中國CPI雖然與美國相比低了很多,但PPI、CPI差距問題非常嚴重,也就是生產材料的成本和賣出去給消費者的價格,增長速度上相差10%。這表明,生產材料成本的快速上漲,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也就是說,中國民間很難避免惡性通膨的危機。
通膨的5大來源
除了美國和中國,全球其他國家也不同程度的面臨通膨問題。據《路透社》歸納,目前主要有5大通膨來源:
1.能源:歐洲和美國汽油價格今年分別已飆漲超過350%和120%,原油價格大漲約50%。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由於美國產油速度減緩、汙染者碳排放許可成本升高及汙染較重的燃料使用遭限制,汽油價格偏高的情況不會消失。在中國,限電措施已造成從水泥到鋁品等各種貨品產量減少,這將使終端使用者面臨貨品漲價問題。
2.晶片:晶片價格不斷攀升,帶來的影響波及眾多產品,從電子裝置、汽車、電話到洗衣機,晶片缺貨將使美國通用汽車在北美的批發交貨量減少約20萬輛。
3.糧食: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今年1至8月全球糧食價格上漲達30%。摩根大通分析指出,糧食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是COVID-19疫情引發的物流中斷和運輸成本增加。
4.環保:為引導產業轉型成對環境更友善所實施的嚴格規定,引發所謂的「綠通膨」(Greenflation)。這些規定包括關閉汙染環境的工廠、礦場及停用這類車輛和船隻,這造成重要貨品和服務的供應受到影響。
5.薪資:隨著物價攀漲,消費者對於未來通膨趨勢也看升,進而將要求調高薪資。美國8月平均時薪已增加0.6%。調查則顯示,美國人對未來5年的通貨膨脹率預估約在3%。
民眾如何應對通膨?
在新通膨時代中,誰受益?誰受害?有經濟學家認為,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因為其掌控著鈔票的印製權。而最大的受害者是底層民眾,因為他們的薪資漲幅往往趕不上物價漲幅,在一切東西都變得越來越貴時,他們的購買力將大幅降低。
應對通膨,專家通常給出的建議是購置房產和貴金屬避險。因為房地產和貴金屬均為有限資源,在貨幣供給過量和物價普遍上揚的時候,較有限的資源會起到保值作用。另外是將迅速貶值的現金變為低風險但回報高於通膨率的投資產品。因為在全球銀行存款利率普遍低於通膨率的時候,儲存的現金會很快貶值。最重要的,專家指出,投資自身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知識儲備和技能訓練是最大的財富,有了這些,就等於為未來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