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QI文化讓美國近半人「無家可歸」

▲2022年6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舉行的LGBTQI 驕傲月慶祝招待會上發表講話。Getty Images
第235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美國總統拜登6月15日在慶祝「LGBTQI驕傲月」(LGBTQI:指Lesbian女同性戀者、Gay男同性戀者、Bisexual雙性戀者、Transgender跨性別者、Queer酷兒(疑性戀者)、Intersex雙性人)的白宮招待會上鄭重宣布:「在本屆美國政府中任職的LGBTQ+人數比任何一屆政府或每一屆政府加起來的總和都多,這是我當選總統時的承諾,要讓我的政府看起來更像美國,我們做到了」,「在我們政府的每一級,都有創紀錄的被任命的『驕傲的人』(指LGBTQI)」——切莫以為是開玩笑,因為拜登說了,「我是認真的」。

白宮悠悠萬事,推廣青少年變性優先

拜登上任後,美國就剩兩件大事,一是變性成了最大的政治正確。民主黨當局通過各級立法,輿論宣導,學校教學,各大城市街頭舞台自由展示,努力在全美中小學推行青少年變性,奇形怪狀的非男非女「變裝皇后」已進入紐約中小學。美國國務院今(2022)年5月向世界宣布,今後將向全世界推廣LGBTQI、女權為主要內容的人權,希望各國配合。第二件大事是變著方法花錢,拜登政府一年半內增加國家負債10.5兆(相當於2021年全球GDP總量94.94兆美元的九分之一),導致美國通貨膨脹持續上升,今年5月高達8.6%,為1981年以來最高通膨數值。

第二件事情成了美國人不滿的最大公約數,只有享有通膨補貼的財政供養者表示通膨可以理解,78%的美國人對此不滿。第一件事情成了最大的政治正確與拜登的最大政績,美國左禍到如今這地步,也算大半個世紀以來左派革命的最大成果。

通常對美國左禍的溯源,是回溯到1968年反越戰,那時的美國青年鬧得歡暢,遊行到哪個城市,哪個城市就進入性亂交、吸毒的狂歡季節。

行將在台灣出版的《西方的自殺》(Suicide of the West)一書作者約拿‧哥德堡(Jonah Goldberg)骨子裡是自由派,但在LGBTQI這種進步主張上,與自由派看法則分道揚鑣,他從第二輪進步主義運動中看到了資本主義黯淡灰暗的前景,反復強調資本主義出現是幾個偶然因素迭加的產物,是人類的幸運禮物,「從很多層面來說,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真的是一個奇蹟。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消除了世界許多地方的貧困、改善人類的健康,讓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意。它唯一的缺點大概只有,它並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論證人的本性包含不斷「尋覓自己覺得對味的新故事與新世界觀」,只是「道德和公民社會體制會給予人類行為重要的制約」,一旦失去制約,這種本性就會釋放,比如「有史以來人類要煩惱的事情,突然從怎麼求溫飽,變成有了錢之後人生該怎麼過」——美國左派確實是衣食無憂、太過悠閒才成天拿著自己的性器官折騰,因此出現這樣的荒誕事情──今年6月,一個長期堅持捐血的66歲男子因為拒絕回答自己是否懷孕,被拒絕捐血。

左禍標配:性亂演變至性別多元化

美國軍事力量超強且世界第一,美元霸權決定美國政府可以無限發鈔而美國可以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大國,美國上世紀1970年代就已經進入這種外無強敵挑戰、內無衣食之憂的豐裕狀態,也因此,美國人當中的一半厭倦了各種道德約束,宣導進步主義。按照美國「進步主義」標準,回到原始縱欲也是人的本性,2020年「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簡稱BLM)運動中,美國抗議者集體裸奔、各種淫穢舞蹈競相在街頭亮相。

2022年4月,拜登政府發布了其任職以來第一份公開的美國政府報告,誇耀本屆政府為在全球推動「LGBTQI+)的人權所作的工作。拿過六次葛萊美獎,而且給老版花木蘭動畫唱過主題曲的歌手克莉絲蒂娜‧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在洛杉磯的演唱會上穿上裝上巨無霸生殖器的表演服堂皇登場,粉絲激動萬分,美國左派認為這是美國進入進步主義新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這種極度性放縱導致美國遭遇家庭危機。2021年2月,蓋洛普(Gallup poll)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5.6%的美國成年人認為自己屬於LGBT群體(LGBT是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的英文首字母縮略),這還不包括Q(Queer,酷兒),I(Intersex,雙性人)在內。2020年大選後,在美國民主黨左派當家的州出現了一些開放式婚姻:同年6月29日,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西北的薩默維爾(Somerville),正式成為美國第一個通過承認多重伴侶關係(Polyamory)合法化的城市。該市法律將家庭夥伴關係定義為「由多人(People)組成的實體」。簡言之,「多重伴侶家庭」就是包含「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和交叉性關係的「群婚」制。

回歸原始欲望的《同性戀權益政綱》

這種「進步主義」運動始自何時?1972年2月,約有200名來自85個同性戀組織的領袖在芝加哥開會,並頒布了一份《同性戀權益政綱》(Homosexual-rights Platform),內有17項在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中要爭取的事項,其中四項是核心內容,例如:

同性婚姻合法化——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結果,裁定在全美範圍內同性婚姻合法;男娼、女娼合法化以及廢除合法性交年齡限制(這兩項已經在美國的大部分民主黨州實現);婚姻應不限人數、不限性別,集體婚姻可享法律福利(這在波士頓薩默維爾已經實現)。

美國的成功取決於四項核心原則:信仰、家庭、自由市場和教育,進步主義運動的目的就是瓦解信仰與家庭。哥德堡在《西方的自殺》的第十二章:家庭輸給了野蠻天性中(The Family's Losing War Against Barbarism),忍不住悲歎「資產階級文化被進步文化所摧毀」。這裡的「資產階級文化」是什麼呢?他說得非常明確:「1940到1960年代的資產階級文化制訂了一套『我們所有人都該遵循的生活準則』:要先結婚再生小孩,然後為了孩子努力維持婚姻;為了找到好工作,你得受教育,然後努力工作,不懶散;盡可能為你的雇主或是客戶多做一些事;當個愛國者並且隨時準備好為國效力;當個敦親睦鄰又慈善的好公民;避免在公開場合使用粗俗的語言;尊重權威;避免藥物濫用和犯罪。」

可能為了避免冒犯左派(畢竟作者是左派媒體重鎮《紐約時報》能夠接納的少數幾位「保守派評論人士」),作者並未提到美國大麻合法化、幾十所大學開設大麻專業、40%以上的美國人吸食大麻這一事實。但他引經據典,委婉地論述了家庭——傳統意義上的由一男一女組成的家庭作為社會最重要的細胞,對一個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健康的家庭,是文明社會的基石。……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任何社會中最重要的中介體制就是家庭。一個社會要能成功,一開始就得先有功能正常的健康家庭。家庭失能或不健康,社會就將走向衰退。我們在家庭這個體制之中,從天生的野蠻人,慢慢長成了體面的公民。家庭,是我們走向文明的關鍵。在我們融入某個社群、抱持某種信仰、成為某個階級或一個國家之前,我們先降生於家庭。這個家庭如何塑造我們,決定了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人。」

哥德堡悲歎:「許多批評資產階級道德觀的人都說,一男一女結婚組成的『核心家庭』根本就不是自然產物。」家庭這個文化引擎,目前正深陷困境。某種意義上,家庭的崩潰是資本主義文明危機的縮影。

 

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但資料顯示,美國家裡沒有父親的孩子生活貧困的可能性是雙親家庭的孩子的5倍。Adobe Stock

▲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但資料顯示,美國家裡沒有父親的孩子生活貧困的可能性是雙親家庭的孩子的5倍。Adobe Stock

 

沒有父親的孩子

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美國的《福斯》(FOX)新聞網在那天請了三位黑人眾議員(共和黨籍)到台裡談「美國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無父危機」,其中提到大約80%的單親家庭由單身母親主持,這一驚人的統計資料不僅摧毀了核心家庭,而且摧毀了全國各地的社區。資料顯示,家裡沒有父親的孩子生活貧困的可能性是雙親家庭的孩子的5倍,孩子輟學的可能性要高出9倍,占所有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兒童的90%。例如,85%患有行為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自無父家庭,而戒毒和酗酒治療中心的所有青少年患者中有70%以上來自無父家庭。在美國,人所共知的是美國城市黑人社會已變成一個暴力氾濫的叢林社會,因為大部分美國黑人從小沒見過父親。

大半個世紀以來,黑人的家庭結構一直是美國國家公共政策利益的問題。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 Moynihan)於1965年發表的《莫伊尼漢報告》(The Moynihan Report),研究了黑人貧困與家庭結構之間的聯繫,該報告假設黑人核心家庭結構的破壞將阻礙經濟和政治平等的進一步進展。報告發表的1965年,寫下關於黑人家庭即將毀滅的文章時,黑人的非婚生育率為25%。1991年,68%的黑人兒童在婚外出生(這裡的「婚姻」是由政府頒發的許可證定義的)。2011年,72%的黑人嬰兒由未婚母親所生,而2018年全國生命統計報告提供的數字是69.4%。一個種族有將近四分之三的青少年身邊沒有父親,成長過程中沒有成熟的榜樣可以模仿,心中就不會有基本的權威和秩序觀念。

研究過黑人家庭結構與福利甜毒的有兩位黑人學者:喬伊絲‧拉德納(Joyce Ladner)在1980年代看到了福利制「甜毒」發作的開頭,看到了平權運動帶來的政治地位改善已經被濫用,看到了「和白人一樣的夢想」是如何消逝的,三十多年後,著名經濟學家湯瑪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看到了「甜毒」發作的晚期:潰爛的社區、崩潰的家庭、失去自立能力的失敗者群體,以及更為深刻的種族隔閡。哥德堡指出,很多美國人不在乎核心家庭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這種情況讓美國人「失去各種重要的體制,被大自然打回原形」。

在這種LGBTQ文化的影響下,美國人近四成「無家可歸」。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根據人口普查局1990年到2019年統計資料做了分析,發現30年間成年人中的結婚比例從67%下降到53%,沒有同居夥伴者的比例從29%上升到38%,成年黑人中沒有伴侶的比例為59%,遠遠高於拉美裔的38%、白人的33%以及亞裔的29%。對白人、拉美裔、亞裔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可能沒有伴侶,而黑人則不同,沒有伴侶的女性(62%)比男性(55%)比例高。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價值感與歸屬感,價值感來自於被肯定(社會、群體),而歸屬感來自於被愛,而家庭正是人從出生開始得到愛與關照的歸屬之地,失去家庭,就失去最基本的歸屬感,是人類失樂園的重中之重。

哥德堡對此做了總結:「浪漫主義的政治思想和運動是一種腐敗」——進步主義正在腐蝕美國的社會觀念與家庭這一最基本的社會細胞,面對如此現實,誰能說這總結不對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頻破共諜案, 賓拉登死後中美台關係正在轉向
近日繼羅賢哲少將案之後,高檢署又羈押一名遭中共吸收,意圖利誘軍職人員蒐集飛彈資料的賴姓台商。據媒體報導這只是冰山的一角,…
幸福的台灣女性?(一)
台灣女性的社會地位比鄰近的日本與南韓好,性別歧視的程度比這兩國來得輕微,這應該是大多數人在直覺或者個人經驗上的共識。…
你該考研究所嗎?(之三)
你確實做過生涯規劃的功課了嗎?年底將屆,距離明年夏天大概還有半年。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不少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會開始煩惱「…
形影記
我在月光裡體驗著身為人的孤寂 每個生命都如此全然獨立 自成一方羈旅   我在台北的繁華鬧區倍感淒清…
心腦 vs. 腹型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張主任,你們的團隊在幹嘛?客戶要的功能為甚麼都不能給?」 「王經理,我才覺得莫名其妙,明明公司系統就沒有這些功能,你為甚麼要承諾客戶…
智慧手機露疲態 恐步PC後塵
在歷經近10年的狂銷後,規模達4,230億美元的智慧手機市場近期已出現疲態,無法再依賴消費者主動升級機型來維持成長,甚至有分析師預言,…
跨越障礙 李麗容開啟社會關懷之窗
南投縣草屯鎮近郊的「瑪利亞咖啡書屋」,前臨車水馬龍的台3線,後邊卻是廣闊的田園,可以遠眺八卦山脈,顯露出鬧中取靜的特殊情趣。…
Lilia Cafe 提供好食物與幸福的咖啡廳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Lilia Cafe,在咖啡色的建築上方,有一塊顯眼的淺藍色招牌,上面畫著盛開的百合花(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