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影響台灣內需消費甚鉅的疫情,如果從現在的時間往回看,對餐飲業是好是壞,都有些不一樣的觀點出現。以筆者創辦參與的兩家企業來說,企管顧問公司的餐飲品牌客戶,許多在去年Q4 都達成了第四季度有史以來營收相對高點的成績。而創投的部份,去年下半年卻也同樣是最多餐飲企業來諮詢、希望引進資金或策略性投資人的時期。其中亦包含相當知名、分店數或市佔率也都非常高的連鎖品牌。
即便去年底開始,他們的營收都已恢復應有水準,但是這些原本本質不錯,但沒有大集團與雄厚的資金背景的連鎖企業,受到去年疫情警戒狀況影響,還是有感受到自身的能力、與能夠應變的資源尚有許多不足之處。且不論是從台灣本土或是海外市場來看,後疫情時代的餐飲消費需求與經營型態都在產生質變。一方面需固守正在回復元氣的既有客群;二方面也需要有新的資金、資源來投入未來不同的市場環境。
近一年來,從八方雲集入主丹堤咖啡、錸德集團併購怡客咖啡、快樂檸檬攜手大師兄銷魂麵開發國際市場、到近期上櫃企業天蔥被晶碩國際的收購…等案例,在在都顯示不論是上市櫃餐飲集團尋找新的成長動能、電子傳產轉投資快速切入餐飲市場、抑或是資金、市場與管理資源上的互補。2022 年開始,找到能夠一起打團體戰的策略合作夥伴,顯然是必要的課題。
筆者在協助餐飲品牌募資的經驗裡,也常看到許多餐飲企業創辦人因對募資的目的性、理想認知以及與投資人的互動方式有過多的差異,讓原本營運基礎與品牌概念都不錯的企業無法順利引進資金,也非常可惜地減低了生存和成功的機會。在此跟讀者們分享三項協助餐飲企業募資過程的心得與重點。
一:自身估值
募資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給自己的企業做好一個自身的合理估值範圍。餐飲業屬於入門檻低、競爭度高、且有明顯流行性高低峰的產業。雖然確實一間餐飲品牌從零開始打造,其中勢必有許多創辦者的時間、心力、精神的投入,是財報數字無法看出來的。然而不少欲募資的企業,往往都是在出現虧損、或是營收衰退一段時間時才開始尋找資金,這個時候的估值,往往都是跟投資人從差距 10 倍開始溝通起。筆者非常建議創業者在自身估值這個部份,要能夠客觀看待自己目前的營收與獲利走勢、以及近期餐飲市場募資的前例,來做出理性的判斷。
二:募資目的
這次的募資需要多少資金?這筆資金的用途?這筆資金可以運用的時間為多久?希望尋找哪方面互補的投資人等募資目的,都需要有非常明確的條列項目與符合市場實際狀況的數字。我們見過太多過於理想化、或是幾乎沒有考慮市場規模與競爭對手可能的影響的資金運用計劃。做好募資目的的規劃,除了是要說服投資人願意相信你、投資你外,很重要的部份是創辦人能夠更認真、更全方位的思考、並諮詢足夠的專業意見。
三:誠實心態
我們經歷過不少資金需求的餐飲企業主,常為求募資順利,會不主動提供一些「尚未發生」的重要訊息,例如將會新增的短期負債利息或帳款、可能的官司訴訟、複雜的分店股權結構、會在短期內到期的門店租約等,在現在信息極度開放的時代,一家公司的狀況,很容易從上下游廠商與同業、往來銀行瞭解或徵信得到。而且許多大企業或投資人在投資前,也幾乎都一定會進行該有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對投募雙方來說,未來既然有可能要一起攜手合作,即便自己本身的企業有一些不盡理想的狀況,倘若能夠更坦誠地直接說明、攤在陽光下,才會是更長久、互利的合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