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身邊有幾位朋友陸續離開職場,去當志工或閒雲野鶴了。他們沒有四處張揚,但我粗略估計,應該老早就超過財務自由的門檻。另外,財經書籍、雜誌或部落格近來也報導了許多理財達人財務自由的故事,他們大方地和讀者分享經驗,並且得到熱烈迴響。似乎,人們越來越重視財務自由,並以此為目標,在年輕時訂定遠程計畫。
財務自由不必刻意為之
但筆者依據個人經驗及幾位朋友的狀況認為,財務自由其實是水到渠成,不是刻意為之的。至少我們幾個沒有人在年輕時就立志要財務自由。重點只有二個:一是生活樸實,養成儲蓄習慣;二是長期投資,享受複利成果。而這個過程,由於需要複利作用,少說也得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想想看,在這二、三十年當中,人生的變化有如滄海桑田,你要如何預估每個月薪水多少、花費多少、存款多少?況且這段期間正是一個人建立事業與家庭的關鍵,隨時可能有重大支出而必須中斷計畫。至於經濟與股市的變動就更可觀了,有時連續好幾年盤跌,有時突然大漲,當然,還有全球大崩盤,請問你如何「計畫」每年的報酬率?
請別誤會我的意思。在試算表上做計畫,推算何時可以財務自由是很勵志的事,我並不反對。重點是,我們必須提醒年輕朋友,試算表僅供參考,未來的變化無人能知。往往努力多年,看起來頗有成果時,就碰上人生逆境:工作生變、股市重挫的雙重打擊。意志薄弱的人也許就此放棄。這還沒提到那些好高騖遠,把目標訂得過高,以致窒礙難行的。
總之,如果你想要透過股票投資達到財務自由,由於時間很長,變數很大,計畫和實際執行必然有很大的落差;但只要持之以恆,堅持儲蓄與長期投資,終有達成的一天。
養成節儉儲蓄與長期投資習慣
因此,與其雄心勃勃制定一個財務自由計畫,不如換個方式,養成節儉儲蓄與長期投資的好習慣。只要你不揮霍,把錢存下來買績優股或是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並長期投資,財務自由只是早晚的事。筆者的親友中,至少有二位老人家很早就每年領取為數可觀的股息,甚至比他們子女的薪水還多許多。他們一生簡樸,每存錢到一定程度就去買「王永慶的股票」,以此為樂。他們可沒有在二十歲時立志要財務自由,完全沒有這個念頭!存錢買好股票單純只是一種習慣、一種樂趣。
美國也有很多這樣的長者。二十多年來,這些長者陸續過世,把遺產捐給醫院、學校、圖書館等。他們的善行被新聞報導出來,投資界才知道,原來世上有這麼一群奇特的投資人。筆者參考網路社群文章,收集了一部分名單放在附表「神秘的百萬富翁」,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或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故事。部分數字會有些許差異,但全部是真實事件。
這些長者大多為社會基層,所得不高。但他們一生節儉,只喜歡買股票,數十年下來,累積了一大筆財富,遠超過財務自由的門檻。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大概就是這樣吧。同時,他們的故事也反映一件事:績優上市公司的長期獲利能力超乎我們的想像,搭配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可以帶給投資人豐厚的報酬,甚至為他們的人生帶來新的意義。所以,財務自由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收入不高,工作沒有前途就不抱任何希望。
明朝奇書《菜根譚》裡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投資人不必急著要在幾歲之前財務自由,只要養成儲蓄與投資的良好習慣,天地是無限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