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其他動物相比,能夠進步發展的主要原因是能夠合作。但每個人的能力、想法以及利益並不相同,因此人類社會的合作,要有比螞蟻和蜜蜂更複雜的分工。在分工中如何分得更好並促成更多的發展和進步,則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靠競爭。良好的合作與競爭機制能使一個群體、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朝正確方向進步發展,而不良的合作與競爭機制則會導致退步甚至敗亡。
經濟和政治這兩個重要活動都有很多合作和競爭的問題,也都有很多做法和機制。由於經濟方面的做法大家較為熟知,而相關的機制也因長期發展而較為豐富,因此我們可以由經濟的合作與競爭經驗,來思考政治合作與競爭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
經濟和政治的「良性競爭」
資本主義式的經濟體系已經運作很久,長期下來在機制上做了很多調整,雖然仍有很多問題而不完美,但已有較多的規範或遊戲規則來限制有害的行為。因此追求私人利益的經濟行為,較常像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主張的那樣能和公益相容甚至有助於公益。相對地,政治領域的遊戲規則仍較不足,而使政治的合作與競爭較有可能導向對社會整體不利的發展。
經濟面常見的良性競爭是廠商生產品質更好的商品、研發更高效率及更少傷害的新技術、提供更多樣的產品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偏好,以及發展新產品來擴大和改善人們生活。政治面對應常見的良性競爭,是提出更好的政策並做更好的執行、提供更多樣的服務和政策來照顧更多人或滿足更多人的願望,以及領導新的思想和國家發展方向以使國家未來會更好。
經濟面的良性競爭帶給廠商更大的利潤和市占率,政治面的良性競爭也帶給政黨更多的選票和權力,因此人民對這些事情若有充分的了解,而表現在其購買和投票,廠商和政黨基於本身的利益,都可能願意從事良性的競爭。
經濟和政治的「惡性削價」
經濟面常見的另一種競爭是削價競爭。削價可能是技術改進或其他成本變動的合理表現,但也可能是廠商以偷工減料、採用不良或有害之原料和設計,甚至剝削勞工、汙染和破壞生態環境來降低成本,才得以削價競爭。
而在政治面的削價競爭,很常見的就是浮濫要求發放現金或其他利益給人民,不管財政能力而要求降稅,提出圖利部分民眾的錢坑法案,鼓吹泡沫經濟,開放外國廉價產品傾銷,不顧產業空洞化和失業問題而依廠商利益主張無限產業外移,犧牲國家安全和人民長期自由以換取敵國所給的利益,以及其他很多短期看似有人獲利但長期有害國家人民的政策主張。
經濟面惡性的削價競爭可由產品檢驗和勞工及環保規範來監督。政治面的惡性削價則常包裝在一些好聽的理由或理論之中,而且常有一部分可以得到私人利益的支持者,所以很多人不易了解其惡性削價的本質,甚至使本來不同意的政黨也加入削價競爭。《憲法》有立法院不得做增加政府支出之決議的限制,《公投法》有稅率不能拿來公投的規定,以減少政治上的削價競爭。但相對於經濟面,監督規範政治惡性削價競爭的遊戲規則及資訊仍然很不足,所以政治惡性削價仍是我國乃至其他國家常見的惡習,有賴人民自己和輿論明察,以及政黨和政治人物的良心。
經濟方面的合作很多,包括上下游產業乃至相同產業廠商之生產及研發合作。政治方面不同政黨和團體也可以相互支援和討論以使政策主張更為合適。執政者也可用李登輝總統時之國是會議或2001年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方式,藉參與者的深入討論而建立對國家重大政策之共識。地方性或範圍較小的政策,也可用審議式民主的方法來建立共識。政治團體也可以調整某些僵化的堅持以包容更多看法稍有不同的人。這都是可以發展制度和擴大應用的良性合作。
▲OPEC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聯合獨占組織,該組織藉聯合漲價的方式來使成員國得到更大利益。Adobe Stock
經濟和政治的「有害合作」
但在經濟方面,惡性的合作或排除競爭之做法也很多。某個市場的大廠商可能運用其獨占力提高價格以剝削消費者,或者壓低價格把其他廠商逼出市場以降低競爭而提高其未來的獨占能力。而幾個較小的廠商也可能聯合、勾結或合併起來形成所謂聯合壟斷,以剝削消費者或相關廠商。獨占及聯合壟斷常會傷害社會整體利益,因此已開發國家都要設法制約,我國也有公平交易委員會負責監督管制。
政治上可能有害的合作也很多,但它們有時也看似恰當或有利的合作,有時即使對社會可能不利,但基於政治自由的原則,並不能像有害的經濟勾結那樣立法來限制,更不能由也是政治競爭的當事者之一的政府來管制,所以需要輿論和人民來判斷和監督。
如果不同政治團體的理念相同,則它們可以合作以形成更大的力量,而使其理念得到更充分的討論以供人民選擇,應該會是良性的合作。但由於民主政治制度常以選票多寡做為取得權力的標準,因此政治上就常有理念不同甚至沒有理念的團體,為了贏得選舉以取得權力而合作。這樣的合作在取得權力之後,卻常為了政策意見不合甚至利益分配不能擺平,而又鬧分家,讓各項政策相互衝突或變來變去,或者使政策充滿妥協而非採取最好政策。內閣制國家由幾個理念不同的政黨組成聯合內閣,就常會出現這種局面。
即使理念相近,不同政治團體間的利益衝突也常使政治合作難以持續並對社會造成傷害,也可由經濟面的歷史來印證。「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聯合獨占組織,該組織藉聯合漲價的方式來使成員國得到更大利益。但要漲價就得減少並限制產量,哪個國家能在這有限的產量中分到較多,就可以分到較大利益,於是各國常為產量分配而爭吵,甚至違背約定而偷偷增產以得到更大利益。所以雖然有共同利益和目標,但因各國仍有自己的目標,使該組織的做法仍然常有極大變化,也常成為世界經濟動盪的重要因素。政治團體若沒有相同的理念,只為了贏得選舉這個短期利益而結合,後來就難免有很大的內部利益和意見衝突,而對國家社會不利。
台灣政治市場的「仇恨合作」
台灣政壇有個常見的口號叫「團結就是力量」,但若沒有相同理念,只為勝選而團結,後來必有利益分配和政策意見不同的衝突和分裂。政治團體要合作,要先弄清楚彼此的理念主張,並經討論而能相互調和與包容,同時也要有一套合理的權力與利益分配方式。如果只是為了勝選,甚至只是為了打敗基於不同理由的共同仇人而結合,權力和利益分配方式又像是在分贓,則必將造成未來內部的鬥爭、政策的混亂以及對國家人民的傷害。
仇恨在政治市場不只被當成某些合作的媒介,也常是競爭的工具,這現象在經濟市場比較少見。政治上在某些集團想以仇恨做為合作的媒介時,常會設法擴大仇恨其對手的人數,例如在對手的各種政策或主張中挑毛病批評,而挑起部分民眾的不滿和仇恨,即使這些批評之間自己互相矛盾,甚至錯誤或違背整體的利益也在所不惜。這種遍地烽火的焦土戰法,雖可增加仇恨對手的人數而有助於團結不同仇恨的人來得到勝選,但勝選之後這些不恰當的批評,也將被反過來用來批評自己和限制這集團的政策選擇空間。而基於不同仇恨的選民,也會提出不同或相互衝突的要求,使仇恨集團的政策混亂,最後常引起新的不滿和仇恨以致很快又失去支持者和執政權。有些國家可能在這種仇恨的競爭和輪替中,失去用良性競爭與合作可得到的發展和機會。
在當前假資訊和謊言泛濫的時代,它們已是製造仇恨的便宜工具。在經濟市場,假資訊和謊言受到相當嚴格的監督和管制;但在政治市場,它們卻已成為主要的競爭及合作或勾結方法。若社會和人民無法約束或明察,政治人物和團體也不自律,政治市場的競爭,很可能將對造謠說謊和製造仇恨者有利,而使國家失去和諧及正確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