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期發布調查報告,指出有大量中國假帳號分布在社群平台,企圖透過爭議性話題煽動輿論,影響目標國家民情。專家認為,中國正在為未來更廣泛的網路攻擊和認知作戰做準備。
微軟威脅分析中心(Microsoft Defender Threat Intelligence)9月7日發表《東亞數位威脅報告》(Digital threats from East Asia increase in breadth and effectiveness),詳述中國如何在社群平台上進行認知戰。這些中國假帳號會偽裝成美國公民,利用AI製造假影片或照片,操作例如種族歧視和槍枝暴力等爭議話題,詆毀美國的政治形象。
這樣的手法與先前美國司法部針對中國公安部網路精英小組的調查內容高度一致,可見這些行動並非少數個別行為,而是中共廣泛資訊戰策略的一部分。
瑞典研究:台灣成假消息主要攻擊目標
不只針對美國,台灣以及即將選舉的國家也是中共發動網路戰的目標。
微軟統計了從2022年1月到2023年4月所偵測到的網路攻擊事件,發現光台灣就有超過90起,第二名則是馬來西亞,超過40起,新加坡、菲律賓和印尼也都超過20起。
報告中以中國製作的台語影片為例,影片內容呼籲台灣政府向北京投降,但是影片觸及與分享數量差距懸殊。雖然影片被分享的次數很多,但實際看到的人卻很少,表示背後存在組織操作。
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主持的「多元民主計畫」(Varieties of Democracy)數位社會資料庫(Digital Society Project)的研究報告也提到,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外國(主要是中國)惡意造假消息攻擊的主要目標,已蟬聯10年榜首。
微軟:東亞將面臨更嚴峻的資安威脅
微軟警告,這些新興網路攻擊趨勢,顯示未來東亞地區面臨的網路威脅會更加嚴峻。這不僅因為中國在網絡認知戰方面的投入和訓練逐漸增加,還因為其他國家,例如北韓也在積極提升自己的網路戰能力,透過駭客情蒐和盜取加密貨幣等手法,精進數位作戰技術。
研究認知作戰專家、台灣黑熊學院創辦人沈伯洋指出,台灣不僅是中共認知戰的首選實驗場,也是最成功的案例。例如去(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期間,不僅便利商店和高鐵的數位看板遭到駭客入侵,出現「戰爭販子裴洛西 滾出台灣!」等字樣,甚至總統府的官方網站也遇到短暫的攻擊和癱瘓。
這些事件和案例證明了一個事實:中共已經成功地將認知戰與駭客攻擊結合起來,這樣的結合不僅具有高度戰略價值,而且容易對台灣社會的心理和文化面產生影響,導致社會對立。
這場「沒有煙硝的戰爭」已經開打
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在8月底宣布第二季移除超過7,700個中國帳號、近千個粉絲專頁。這些帳號橫跨超過50個不同平台,是目前全世界已知最大的跨平台「垃圾訊息偽裝」(Spamouflage)行動。這類發文通常以個人角度出發,寫下簡短評論批評台灣、美國的生活,並讚揚中國社會或中共模式。
然而,沈伯洋認為,大家對於同質性高的假訊息已逐漸學會判斷,假帳號的數量也不是重點。他更擔心的是,目前網路上開始出現「更有品質、真假難辨的帳號」。這些帳號會透過吸引人的生活化內容來建立受眾基礎,然後再逐步傳播假消息和誤導性的資訊。
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的軍事與網路事務諮詢顧問廖彥棻就說:「我們已經處於一個交戰的狀態。」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個嚴肅的事實。西方媒體將之稱為一場「沒有煙硝的戰爭」,但是台灣公民的警覺性仍普遍不足。
沈伯洋表示,中共對台資訊操控的主要對象是自認中立、不藍不綠,包括面對中共侵台是戰、是降還未拿定立場者。這群約占20%的台灣人,可能逐漸被北京藉由兩岸交流或網路蒐集個資等方式掌握、鎖定。
他提到,現代戰爭型態是「大軍未動,輿論先行」,但是台灣在資訊技術面、情緒面和抵抗意志方面仍嚴重不足。要如何因應中共越來越精進的網路作戰威脅,沈伯洋直言:「如果不去面對,台灣會直接在資訊世界輸掉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