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節能、永續、綠生活等,如今已是大家朗朗上口的口號,一般民眾可能也已經在實際日常生活中,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行。但在休閒生活方面,您是否知道休閒旅遊時,也可能製造與環保理念背道而馳的「碳足跡」?
無論是傳統長距離旅遊的「度假」(vacation),或是在住家附近景點尋幽攬勝,甚至窩在家中逍遙自在的新興式「宅度假」(staycation),想要當個「綠旅遊達人」,不妨參考一下《國家地理雜誌》的「綠色問答」專欄,不僅可以破除一些環保迷思,也可真正在旅遊時盡量減少碳足跡。
◎如何選旅館?
下次你要計畫旅遊時,應選擇怎樣的旅館才能對環境保育貢獻心力?答案是小型的、新蓋好的、以及設備少的旅館。因為小型與設備少的旅館使用的能源較少;而近幾年內蓋的飯店和老舊飯店比較起來,通常會使用更先進的節能綠設備。
◎盡量減少搭飛機
開車、搭公車、搭火車和搭飛機等運輸方式,哪一種對環境影響最嚴重?答案是搭飛機。因為飛機飛行中,會在空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旅遊的目的地只能依賴飛機才能抵達,那麼應該考慮盡量減少中途轉機的次數;如果一定要搭機旅遊,最好選擇提供「碳補償方案」的機票,這種碳補償方案的內容是旅客在購買機票時,自願性的提供小額捐款,提供學術單位進行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減量研究以及植樹等節能環保計畫。
◎百慕達不准租車旅遊
百慕達每年約有30萬名遊客慕名造訪。為保護面積狹小但人口密度極高的島上生態,當地政府不准旅客租車。旅客可以改搭計程車、騎速克達摩托車,或搭公車旅行。除此外,為了減少空氣污染及交通擁擠,當地居民每一戶只能擁有一輛汽車;為減少塑膠使用量,商店只提供消費者紙袋,當地居民多自備購物袋。
◎兩輪單車族風行歐洲
全世界使用腳踏車風氣最盛的地區是歐洲。當地興建許多腳踏車道、停車場以及淋浴設備,傾全力鼓勵上班族變身為兩輪單車族。利用單車作為上下班通勤的代步工具,對上班族個人來說,不但可以節省交通費用兼運動健身,還可響應「低碳生活」,減少噪音量並降低空氣污染。
以丹麥的哥本哈根和荷蘭的鹿特丹為例,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使用腳踏車上班或在城市內活動。這可是個驚人的高比例!
◎永續旅遊專家青睞的古蹟
2008年永續旅遊專家們選出的最想造訪的歷史古蹟是哪裡?答案是位於奧地利多瑙河畔的瓦郝溪谷(Wachau Valley)內,歷史悠久的梅爾克修道院(Melk Abbey)。在全世界100個保存良好值得造訪的歷史古蹟中,梅爾克修道院以地理景觀和建築物保存良好,被280位永續旅遊的專業人士票選為第一名。在瓦郝溪谷地區,沿著多瑙河的兩岸明媚風光的道路前進,路旁隨處可見自行車專用道。
◎國家公園定位不同
有許多國家的「國家公園」,都是旅遊者的首選造訪之地。它們有沒有甚麼「碳足跡」的差別?
和加拿大相比,美國的國家公園耗損率更高,這是因為美國聯邦政府要求國家公園設立的宗旨,在於保護大自然並提供國民育樂遊憩;而加拿大的政策,則是強調環境的永續性,認為設置國家公園應單純以保護自然資源流傳後世為主,而非考慮提供國民旅遊功能。所以美國政府鼓勵國民在國家公園內從事休閒旅遊活動的政策,可能會使得愛好戶外活動人士過度頻繁地使用國家公園,反而不利自然環境的保育。
◎勿當侵入物種的幫凶
全球每年有600萬次的旅客穿越各國境,在不知不覺中,這些國際旅者的行李、衣服上、甚至是身上,都可能攜帶著昆蟲菌類和種子,它們落腳到新的環境後就成為侵入物種。單以美國為例,瀕危物種的日漸減少約有46%是因為侵入物種所致。
◎小處著眼有奇效
盡量購買當地製造的紀念品、健行時走在標示的步道上以及自己攜帶充電電池等,對於旅客來說都是舉手之勞。然而這些「小處著眼」的舉動,對於協助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當地文化、降低環境破壞等,都有極大功效。
保育地球,人人有責。您是否很久沒有渡假了?是否已經心癢難耐,想立刻拾起背包遠離塵囂?別忘了,因為我們安家立命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就從今天開始,做個負責又聰明的「綠旅遊達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