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美國紐約擔任服裝設計師,回台已經31年的形象顧問陳麗卿,在台灣還不重視形象之時,即以深入淺出的解說廣受企業界歡迎。她擔任過許多大型企業的形象顧問,為集團內部規範行動舉止、設計造型,以呼應企業形象。針對剛創業的中小企業主與大學生,陳麗卿分享包裝形象的重要性。
▲創業者可說是公司產品的最佳代言者。Adobe Stock
企業主是產品最佳代言人
創業者,可說是公司產品的最佳代言者,但要如何連結呢?陳麗卿建議,先寫下產品關鍵字、產品特質,如:高貴、實用、國際化等,再寫下個人關鍵字,如:可靠、甜美,產品特質跟個人特質的交匯點,就是企業主對外的形象主軸。
例如:製造化妝品的企業主,若想賣給知性的職業婦女,個人特質也符合知性,即可以知性為形象展現;若產品帶給女性嬌嫩的感覺,而企業主個人也有迷人特質,可將嬌嫩、迷人作為形象的綜合展現。
但也可能個人特質與產品關鍵字南轅北轍,或不知如何展現,可把企業主視為產品代言人,以進行包裝。如同產品研發告一段落,完整的包裝設計可以幫助展現產品價值;經包裝後的企業主可展現加值說服力,「所以,產品代言人的價值都很高。」曾為許多企業主打造形象的陳麗卿分享,大型公司若開始著手準備上櫃,就是企業主可以準備包裝形象之時,因企業主有大家風範的形象,會給員工增添不少信心。若等公司完成上市、上櫃後,再來思考企業主的形象包裝,準備時間會過於倉促。
有位董事長特助為企業二代,個頭嬌小,員工認定她就是小跟班,很少問她的意見;在形象包裝完成後,員工對其印象改觀,態度也隨之轉變。後來她與廠商開會,對方感覺公司似乎派了重要人物到場,轉變之大,也讓企業主最後親自來體驗上課。
另一工具機老闆在完成個人包裝後,前往法國參展,陳麗卿笑稱:「(這是)第一次客戶沒有跟他討價還價,由他說了算。」
▲形象顧問陳麗卿擔任過許多大型企業的形象顧問。陳麗卿提供
不要讓外在辜負內在
陳麗卿表示,台灣的中小企業都很努力工作,擁有紮實的內在,也努力於穿著,形象包裝可說是臨門一角,穿對方向可以省時省力又省錢,最重要的是,能同時拉高產品能見度。
形象既然如此重要,但還是常常有人將「包裝」視為「假裝」。陳麗卿解釋,個人沒有某種內在價值,很難藉著外在穿著顯現出來;相對來說,多數人也因不知如何穿出個人的內在,對自己的穿著打扮不甚滿意,日積月累乾脆視而不見,殊為可惜。
她也提到,父母經常告誡孩子「人不可貌相」,但在努力學習知識之外,更應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傷心、困難、身材、長相,「正因為內在很重要,不要讓外在去辜負你的內在。」除了認識自己,整理衣櫃也相當重要,不同年紀的形體體態都會變化,衣櫃要時時整理,成為「效率衣櫃」,亦即衣櫃中的每件衣服都能隨時做出最好搭配。
▲陳麗卿表示包裝形象並不只以漂亮為標準,還牽涉形象策略、服飾心理學、美學等專業。網路擷圖
包裝形象不只是漂亮而已
「Perfect Image 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的學員除了企業主,還有年輕族群,反映了美學在台灣年輕世代的重要性提升。一位榮總實習醫師分享,小時候看到媽媽拿出「色卡」後就變漂亮了,等了20年,她終於擁有自己的色卡。
早一天懂得形象包裝,就不會浪費過多的金錢在購買衣飾上,「一個女人在20至40歲買的穿搭衣物,有人統計大概是400萬。」其中,經常性穿著約占二成,經常穿著又好看又是二成,因此,找不到自己最佳形象者,就會不斷地重複投入實驗費用。
台灣現在也引入許多國外時尚風氣,也有人找造型師為自己打理形象或找到合適色彩。但包裝形象並不只以漂亮為標準,還需知道被包裝者想達到什麼目的,「漂亮到幾分,才是剛剛好?」包裝形象還牽涉形象策略、服飾心理學、美學等專業,而不當的包裝形象也可能會造成客戶認知上的混淆。
陳麗卿比喻,與其亂聽小道消息,不如找真正的中醫把脈。她強調,非以知識為框架的嘗試,「錯誤率」可能比「成功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