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月
「中秋節」是許多人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因為不僅有好吃的月餅,還有好看的月姑娘(台灣話說「月娘」)。逢此時節,不論是「月圓人團圓」或是「千里共嬋娟」,都讓人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思古幽情。
然而,舉目可見、如影隨形,彷彿老友般的月亮,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
我們一直認為,月球是圍繞地球的一顆自然衛星。如果說,月球是「人造的」,甚至上面「外星人」出沒,您相信嗎?本期封面故事首先就要揭開這個謎團,論一論月亮究竟是一塊宇宙頑石還是史前人類遺留的人造衛星。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自從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太空船首度將人類送上月球後,「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也一夕幻滅了。不過,就在今年美國大肆紀念人類登月40週年之際,珍貴的「美國登月錄影母帶」,卻因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保存不當,被消磁重覆使用而滅失,無法重現了。即使今天還能看到當年登月的清晰「靜態照片」,然而更能生動呈現當年「實況」的「動態影像」卻不復存在。即使NASA終於下定決心找來登月備份影帶進行數位修片,並於今年7月16日登月紀念日前夕公諸於世,但對於諸如「美國星條旗在沒有風的月球上竟能隨風飄揚」這樣的疑點,還是無法提出令人滿意的合理解釋。因此,許多專家還是認為,當年的登月根本是一場「世紀大騙局」。那麼,美國人為甚麼要精心製造這一場「科技神話」呢?
「嫦娥」本是神話人物,台灣讀者也許不熟悉,但在中國,「嫦娥計畫」已經是赫赫有名的登月計畫的代名詞。為此,中國自1999年起7度發射「神舟」系列太空船,2008年9月25日的「神舟7號」則沸沸揚揚地完成了第三次的載人飛行以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只可惜,這場和「奧運」媲美的世紀大戲,被踢爆是一場造假的「水中漫步」。中國為甚麼要大費周章炮製騙局?本期封面故事也有深入的解析。
另外,西方有沒有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其實《聖經》中早有關於「月亮天使」的記載。有趣的是,東方有神仙居住的「天界」傳說,嫦娥據說就是飛到天界的廣寒宮了。其實,西方神話中同樣有「天界」,而第一層就是「月球天」。不論讀者相信與否,這些神話必定能豐富「賞月」的樂趣。
也許很多人已經淡忘,「九二一」大地震今年恰屆滿10週年。當「八八水災」吸引了所有台灣民眾的關注時,從九二一震災中重生的鄉親可安好?他們又是如何走過這10年?「認真臉譜」中一群以「染布工藝」走出九二一陰霾的南投縣中寮鄉的媽媽們的故事,應該會讓您對如何面對「不測風雲」,有一些啟發和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