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
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 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續前期)到香港後,我一直想進入媒體工作,那是我的興趣,也是理想,尤其是到中國版。那時只有《明報》有中國版,但是沒有請人。

(續前期)1978年,金先生與其他兩位大股東的塑膠玩具廠開張,因為我只有管理倉庫的經驗,所以給我做倉庫主任。給我1,500元薪資。

(續前期)我們在中國拿到出境單程證到香港,表面上是經過香港到印尼。

(續前期)一到香港,我最有興趣的是看香港的報紙。那時一份三角錢。

(續前期)媽媽在上海要好的中學同學姚家一個比我早出來的親戚「包子」開車帶我到中文大學欣賞吐露港美景。

大概學校都開學了,進入旅遊淡季,飛機票和酒店費都特價了,於是與楊月清(編按:林保華夫人)突然決定去香港觀選。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讓我們再次見識到香港媒體面臨的

最近,香港廉政公署發生人事大地震。署理(代理)執行處首長李寶蘭被宣布離職,然後就是離職前的休假。

今年香港的六四紀念活動,年輕的本土派與由傳統泛民組成的支聯會再度爆發齟齬,而且比往年更加激烈。

今年香港的六四紀念活動,年輕的本土派與由傳統泛民組成的支聯會再度爆發齟齬,而且比往年更加激烈。

香港的非建制派,或者說是爭取自由民主而對抗北京與特區政府的反對派,目前是山頭林立,原因是理念與手段都存有許多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