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
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 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續前期)六四以後相當一段時間,我不敢到中國去,因為我的文章曾經被央視指為「國外敵對勢力」。

(續前期)六四以後,中國通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面對九七,我除了不斷以寫稿等方式繼續抗爭,也考慮個人的「退路」,期間兩次被沒收

(續前期)1995年1月,北京隆冬之際,張五常教授上午下令,我下午就趕飛北京。中間兩個小時趕寫幾篇專欄稿,避免開空窗。

(續前期)1993年10月22日下午,我們到達上海。

(續前期)1993年,傅利曼夫婦再度訪問北京,張五常夫婦不但作陪,還組織了21個人的浩浩蕩蕩隊伍,不但周安橋、王深泉與我參與,…

(續前期)1993年夏天,張五常教授再帶隊去海南考察。

(續前期)中國媒體對這場會見的報導根據開放程度的不同而各有千秋。

(續前期)經過幾個月的籌備,1988年9月我們再赴北京。

(續前期)中國經濟改革,主要是改革國有企業,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

(續前期)共產黨對媒體非常敏感,因為他們打天下與坐天下,靠的是「槍桿子」與「筆桿子」。

(續前期)戒嚴與屠殺後,香港人紛紛在報章刊出譴責廣告,包括後來擔任特首的梁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