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拓案的前因
2008年3月,全球第二大矿业供应者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股价为每股142美元。但在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后,同年12月力拓的股价骤降至每股不到30美元。雪上加霜的是,力拓董事会错误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Alcan),让力拓背负400亿美元的债务。
在股价不振、业绩萎缩以及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力拓原本期待的救命索──全球矿业龙头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对力拓的收购计划,又被取消。力拓在内外煎熬下,今年2月接受中国铝业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简称「中铝」)以195亿美元增持力拓的股权到18%的投资案。但该投资案必须通过澳洲「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核准才得生效。表1即为中铝企图入股力拓的过程。
2. 力拓案「间谍门」与「贿赂门」发展过程
中铝入股力拓失败后,力拓依据合约付给中铝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导,中铝公司董事长熊维平于6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本项交易失败的原因包括:协议签署后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力拓股票价格上涨、力拓部分股东的想法和要求在不断变化,这些因素都是中铝控制不了的。
交易案落幕后,力拓在中国办事处的人员继续正常办公,浑然不知中共国安机关已经着手准备向力拓上海办事处开刀。表2即为轰动全球的「力拓案」演变过程。
3. 力拓案的影响
力拓案后,中国钢铁价格已连续上调。7月以来,宝钢、鞍钢、武钢等中国主要钢铁企业再次调价,涨幅在人民币200~500元/吨之间;同时,力拓案爆发后,中钢协和发改委禁止企业间囤矿等投机行为,致使中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开始减少。
根据中共「人民网」的报导,中国钢铁界认为力拓事件对中国钢铁市场的价格是有影响的。力拓案后,中国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创下今年的新高。
澳洲政府与中共政权的关系陷入冰点,不仅如此,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8月16日向CNN表示,力拓员工被捕事件显示中国的国家机密法晦暗不明,会让外国员工在与国营企业往来,以及接触可能敏感的经济信息时,产生风险。骆家辉说:「这也是美国投资业者和全球所有多国公司最关切之处,我们需要透明、有保障和信用,让在多国企业服务的员工受到公平待遇。」
澳洲独立的国际政策智库罗威研究院(Lowy Institute)在院方网站上,刊登了蒙克(Paul Monk)〈非法的中共(CCP)政权〉一文。该文认为,力拓案「不是新闻,而是暴行」。
蒙克在文中写道:「如同这个庞大的黑手党组织为获得其自身利益而损害中国社会所犯下的其他无数暴行一样,对胡士泰的这种独断专行的抓捕拘禁行为,是政权的滥用。它表明中共对法律和社会尊严的蔑视。这不是新闻,而是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