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简化汉字陷中华文化传承于危机!

汉字不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现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声、会意字体。
汉字不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现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声、会意字体。
Getty Images
第50期
温月

前任行政院长刘兆玄先前在大学任教之际,有一次到大陆的某个博物馆参观时,把古文物上镌刻的汉字一字一句都念出来,使得旁边的西方游客大吃一惊:「老天!那不是两、三千年前的文字吗?怎么现在还有人认得?」刘兆玄说:「这就是台湾长期坚持正体字的重要性了,因为这样的文化底蕴使得台湾社会保存了几千年前的活化石。」

汉字不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现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声、会意字体。学习汉文的台湾人会正体字,没甚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对于一般用字母和拼音书写的人来说,能书写千年前的汉语却是件神奇的事!  

不只是符号,汉字具深刻内涵

汉字之美,让书画家们忍不住将汉字的内涵融入艺术,成就了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连大陆的书法家也舍弃断手缺脚的简体字,热爱传统汉字,使得正体字在大陆有死灰复燃之势;日本更是把书法视为修身的课程,尊称为「书道」。

其实,汉字不只是图像符号,更具有深刻内涵。以「义」字为例,上面是个羊,羊温驯又善良,可用来祭祀天地神明当供品。义下是「我」,「我」字是手持一种带有锯齿的兵器,后来假借为自我的我。「义」字上下合起来,是说为了美好的事物,把自己像祭品一样无私地奉献给神明。

「义」不是口号,几千年来,它就围绕在我们身边,例如乡下人家的二扇大门,一边是「居仁」,另一边则是「由义」。正体字已经把义的内涵,灌注在义字的笔划当中,经过千百年的潜移默化,成为生命中深沉的一部分,在必要的时候,自然展现慷慨赴义的风范。因此,中国人重义,交朋友重义气、谈生意讲信义、做官的维护正义,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标准。

删减笔划,换来大麻烦

可惜中共统治中国后,以书写有效率、易学易记为由,进行汉字简化而产生诸多问题。简化汉字主要有几种形式,一种是省略,将字体省略一些笔划或字形;另一是改形,将原来的字形改动成比较简易的形式;再则是用代替法,用同音字完全取代了这个字。

笔划简单容易学习是简体字的重要诉求,然而,事实上大脑学字认字时,是把一个字当作一个整体去学去认的,多几笔、少几笔并没有甚么影响。所以省略了的文字破坏了六书原则,如以「习」代「习」、以「飞」代「飞」等,文字的结构难以解释,学习上反倒更加困难。

以飞为例,这是图象一只鸟高举双翅而飞,省略成「飞」,就光剩下一只翅膀。完整的汉字讲究形、音、义的结合,这有助于我们学习、辨认和记忆,但简体字却常常把这些造字的原理都简化掉了,反而增加学习、辨认和记忆的难度。

又如「凤」改为「凤」,无法从字中找到凤属鸟的线索;改「树」为「树」,没有土供树生长,使得原字的结构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形体,造成识字的困难。

用代替的方式固然可以少学几个字,但却产生更大困境。例如以「面」代替「面」,以致「面粉」不知是化妆品或食物,衍生不少问题,甚至与现有字词混淆,例如:「后」与「后」同作「后」,有些人会以为「皇后」是「皇后」。更严重的是使用简化字一字代多字,例如:「干」代替「干」和「干」,使得文言文一字多义,光从阅读古籍去汲取先人智慧都成困难,使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陷于一种断层的危机。

简体字,可怕陷阱

如果简体字是汉字的「减肥」,那么很不幸地,它却是一种减去健康与美丽的减肥方式。

举例而言,现代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类的健康有莫大作用。这样的认识在中国先秦时期即已广泛运用,古代中国以五音治五脏,而从文字上看,治病之「药」是以乐与草合文而成,草药与草有关很正常,与乐相关,正可充分显示古人对音乐于人体作用理解之深刻。但被简写成「药」,后人也就难以从字面上看出音乐治病的功能。而当「买」字简化成「买」,以贝壳当钱币的历史文化也被减掉了。

何况汉字真有那么「肥」吗?

当「亲不见、产不生、爱无心」之时,简体字的造字者究竟想把社会带往甚么方向?人民公社「亲不见」的历史,已被历史公认是中国曾有的悲剧,当斗争哲学强迫在社会上运行,「爱人」们为了自保,无情地相互批判,让社会伦常迅速瓦解。当前沙尘暴、河川湖泊污染,曾经富庶的中国却成了有生产危机的国家,台湾应该要向他们学习,还是引以为鉴?

全球汉文热,阐扬中华文化好时机

对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地区如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北韩、韩国、日本等国家而言,汉字也几乎承载着相同的历史记忆。韩国20位前总理不久前联合签名上书青瓦台,要求加强韩国小学汉字教育;越南掀起的学汉语热一直历久不衰,报考中文系的考生年年爆满;马来西亚也兴起一股学汉字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非华裔人士让孩子接受华文教育,其人数甚至超过华裔学生。

现在的英国大学生,很难看懂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因为现在的英国人和三百年前的莎士比亚讲的话不同,因为拼音文字随着语言变化,文字也不同。可是台湾的学生能看懂一千年前的唐诗。1911年讲台语的梁启超跟讲粤语的抗日文学家林献堂,两人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却可透过汉字笔谈相谈甚欢。跨越时空的阻隔,汉字成为化解人类争执最好的工具,生命力之顽强,走遍大江南北历千年不变。

文字,是认识自我根本的钥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命脉之所系。几度劫难,几千年的汉文至今仍旧活着,正字体也还在通用中,这正是台湾予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好机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學歌仔戲的小孩不會變壞
說起「歌仔戲」這個台灣本土的民間戲曲,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民國六、七○年代的婆婆媽媽們,守在電視機前面看楊麗花、…
迷霧2:中國究竟有多少失業人口?
在探討中國「民工荒」問題時,會碰觸到一個一體兩面且同樣難以理解的中國經濟現象,那就是中國的「失業」問題。按理說,中國最近失業問題嚴重,…
卡特在中國的「蓋房秀」
最近美國前總統卡特率大批外國人到中國四川地震災區蓋房子,成為媒體上的熱門新聞,連中共官方新華社等都做報導。 根據新華網的報導,…
最雷人官網回覆 給錢賄賂就給辦
近日,中國江西省一官方網站的回覆,被網友冠以「最雷回覆」的稱號,其背後的政府官方網站管理亂象引發熱議。…
退休族投資房地產 掌握三大原則
房地產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早期,也就是大約在民國40、50年代,甚至60年代,風險還很大,除非是相當富有而且是有計畫性的土地購買者,…
結合高薪與夢想 空服員正夯
2008年金融海嘯後,隨著全球景氣的逐步回升,航空業陸續加開航線與班次,產生不少人力缺口。各大航空公司近幾年皆大量招考空服員,…
愛和淚
「施老師被學生氣哭了!」前前後後有幾個孩子跑來告訴我這個訊息。 開學第一個月,班上的秩序與整潔競賽連站四週的排尾,…
飲料的青春悲喜曲
女孩拿著高高的塑膠杯子,從泡沫紅茶店走了出來,飄飛的短髮把暑氣拋在了一邊,沁著水滴的杯子裡游動著黑珠兒,就是「珍珠奶茶」了。 珍珠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