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海南「毒豇豆」引爆中国蔬菜检测问题

台湾进口萝卜百分之百来自中国。但却没有标示且不知有无农药残留。图为北京一家超市贩卖的白萝卜。
台湾进口萝卜百分之百来自中国。但却没有标示且不知有无农药残留。图为北京一家超市贩卖的白萝卜。
Getty Images
第58期
郑华

北市议员简余晏日前踢爆,现在民众买的进口冷冻青花菜、花椰菜、白萝卜,百分之百都是中国来的。但由于欠缺标示,民众根本不知道买到的是大陆蔬菜,甚至不清楚有没有农药残留,市议员要求蔬果应立即标示产地来源。

而近日,大陆武汉市农业局披露,中国新年前,武汉市查出3596.9公斤海南豇豆(俗称豆角,圆长型的豆子)含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残留。事件被揭发后,中国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中国各地「继续严查」有毒豇豆。

作为全中国最重要的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海南蔬菜销往多个省市。令人不安的是,广州、深圳、南京等11个城市相继发现,来自海南的豇豆「染毒」;其中珠海市表示,发现海南毒豇豆超标10倍。而广州发现海南毒豇豆含三种禁用农药。更糟糕的是,海南的节瓜、四季豆、朝天椒也陆续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评论人士认为,海南毒豇豆事件掀开了目前中国农产品和蔬菜瓜果类农药残留、使用违禁农药的内幕,如果继续深挖下去,涉案范围和广度都将继续扩大,而且可能会怵目惊心。

高毒农药成本低、利润高

海南省农业厅表示,今年全省共种植面积达20万亩豇豆,其中有十几万亩被检测出含有水胺硫磷。而在40万吨的产量中,有一半已销往广州、深圳等地。

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是农业部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农药,江门市农产质量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袁泰斗说:「这种农药已经在生长的过程中渗透到果肉里面了,一般清洗是无法清除的。」

海南省乐东县也是豇豆主产区,当地农民说,这些药就是从附近的农药店买的。有位农民说,两瓶药水他只花了18元钱。如果杀虫效果一样的合法农药,价格则要达到50元。

知情人透露,农药店老板们知道卖这些不合法的农药是有风险的,所以只卖给熟人,但为甚么店主还要卖呢?知情人一语道破--这主要是因为高毒农药成本低、利润高。

海南官员称监测手段落后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海南省农业厅官员表示,在蔬菜瓜果检测方面,海南省农产品监管部门确实存在监管难度。农产品检测方面有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只能检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无法查出农药种类,而后者可以精确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但每个瓜菜品种每次检测费用高达人民币2,000元,且两天后才能出结果。由于海南全省「只有一台」定量检测设备,目前海南普遍采用的是定性检测,监测手段落后。

如果大陆政府都无法确实检测,进口到台湾的各项产品又该如何保障台湾民众的健康?

曝光毒豇豆「不够朋友」

据《华商报》3月1日报导,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海南岛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认为对方不应该这样做。三亚市农业局负责豇豆检测的检测员说,「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上,外省很多运进海南的蔬菜也会被查出问题,例如白菜有机磷超标,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

三亚市农业局执法副支队长周庆冲也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39健康网」文章表示,曝光有害农产品竟然等于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更可怕的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使用违禁农药等问题,竟然只是内部通告,而且成为了业内的潜规则?

文章还认为,从三亚农业部门人员曝光的话中可以看出,如果属实的话,那么中国的农产品行业的潜规则实在是非常可怕,其中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毒豇豆,或者很多蔬菜、瓜果、农副产品都可能牵涉其中,存在安全问题吧。

「毒豇豆」案值得台湾注意

《重庆晚报》3月3日报导,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小天鹅餐饮文化集团总裁何永智认为,海南毒豇豆事件引发如此严重后果,海南应启动官员问责制,追究责任部门以及市县相关负责人责任。

「武汉禁售来自海南的豇豆几个月了,海南省农业厅这几天才说已经追查到了部分高毒农药的来源。有关部门真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的吗?」何永智建议应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市县领导责任。只有这样,相关监管部门和人员才不敢懈怠。

去年江陈会曾签署「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目的是「为保障海峡两岸农业生产安全与人民健康,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然而,如果在中国境内的农产品检测和民众的食用安全问题,中国自己都解决不了,进口台湾的部分,恐怕也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矽谷創業家的思考實驗
矽谷青年導師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人稱PG,創立知名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沒幾年後,洗手收山回家教養小孩,…
〈零八憲章〉──中國知識分子獻給中國的良心
30年前,鄧小平提出一條戰略決策,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令中國向世界開放,那就是所謂的「改革開放」政策。 1978年,…
2014年7月──數字看中國
中國失業率 官方4.08%民間8.7% 《華爾街日報》7月24日報導,中國官方公告失業率最新數字為4.08%,但被廣泛視為無用,…
我不是那塊料
從小到大一直被保護得很好,直到兩年前家中發生巨變,生平第一次獨居,三十好幾才開始我另一段苦澀的成長。這半年來,…
中國媒體不缺錢,缺的只是公信力
今年阿拉伯世界的革命與艾未未被捕事件,讓國際媒體人切實感覺到中國媒體作為中共宣傳機器的政治特色:滿嘴謊言,價值取向與文明國家背道而馳。…
凱爺的爆米花品牌輔導室
國外的經典品牌故事,許多讀者已經看多了,有些大企業的做法也並非中小企業所能照搬。其實,台灣本地就有很多精采的案例值得參考。《…
基因改造食品 利弊論戰正酣
「科普作家」方舟子9月召集二十多名網友到中國農業大學,現場採摘基因改造玉米並煮熟品嘗。他表示,應創造條件讓國人天天吃。但在此前,…
用法律經濟分析 預測中國變局
「法律的經濟分析」是近二十年來自美國發展出來的法律經濟分析學(economic analysis of law)或法律經濟學(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