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迎接30万中国学生 教授挠头

国际学生每年给美国带来300亿美元的收入,而中国学生约占三分之一。
Thinkstock
第170期
余永

自2003年开始,大批中国学生涌入美国,接受美国的高等教育,同时为美国大学带来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源源不断的资金;中国学生的到来,也给美国教授的教学方式、学生融合带来了挑战。

美国之音报导,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统计,2014到2015年,美国共有近97万5,000名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学生占31%,超过30万人。国际学生每年给美国带来300亿美元的收入,而中国学生约占三分之一,意味着中国留学生每年给美国带来近100亿美元的收入。

观察人士说,大批中国学生涌入美国,总体上看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美国大学改变了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开阔眼界。中国学生也给美国的课堂带来了不同的视角,还有丰厚的经费。

然而问题也不少:如何平衡国际学生与本国学生的比例、如何让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土学生群体,以及教授们怎样应对课堂上的更多国际学生,这些都是美国大学和决策者需要面对的。

举例来说,中国学生人数的增加,让美国教授们不免挠头。纽约大学中国史教授丽贝卡‧卡尔(Rebacca Karl)表示,「很多中国学生来到美国之后仍然选择与中国相关的课程,他们没有做好接受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准备,不懂得甚么是批判性阅读和分析,并且学术英语水平不高。」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也不满意一些外国教授对他们的态度。曾在布朗大学学习公共政策的中国学生阎贝贝就谈到了这样的经历,「他知道你有问题,知道你课跟不上、论文写不好,也不会给你评论或者帮你改,就只是会给你一个B-,不给你好的成绩,也不会在你身上多花精力和时间。」

国际教育协会副总裁佩吉‧布卢门撒尔(Peggy Blumenthal)说,这是很多美国教授面临的新问题,也是中国学生需要主动去适应改变的现象。卡尔教授则表示,希望中国学生培养提出问题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多与其它同学交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經濟成長7.4% 創24年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
發掘「百年傳奇」 賴鎮宇粹煉百年台灣味
在花蓮市最熱鬧繁華的中華路上,聚集了全花蓮最著名的名產店,像是麻糬、扁食、糕餅、豆乾、手工火腿等。短短不到十分鐘的路程,…
醫美、整形、微整形?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大搜密
醫師打開電腦螢幕,女孩興奮地挑選她想要哪個明星的眼睛、鼻子與臉型。之後,經過了手術與漫長的恢復期,醫師小心翼翼地拆下纏繞在女孩頭上的紗布,…
北一女1980校友風雲榜
一般人公認的台北第一、甚至台灣第一的女子高中,非「北一女」莫屬。這樣的北一女,人才濟濟自不在話下。當年青澀的少女經過三十年歲月的洗禮,…
詮茂智慧能源 立志當專業節能服務品牌
2016年10月30日,國家地理頻道正式對外播放由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監製的紀錄片《…
台灣米的經典品種
香噴噴的白米飯,令人垂涎。飯桌上粒粒分明,香甜中帶著Q勁的白飯,甚至讓人不需配菜,細細咀嚼也可以很滿足。高品質的米飯,…
中國房地產面臨旺年還是荒年?
多年來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使得社會各界關於房地產泡沫的爭論日益激烈。如何讓房價與購買力保持均衡?…
成功的動力在於決心
職場中經歷挫折是常有的事,而職場生涯的不如意更是十之八九,這些宿命是每個職場人都不能改變的現況。但為何有人能突破逆境達到事業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