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科技管理标准打造「妈妈鱼」的天虹科技团队,在经营鱼货生意的同时,对原本领域并没有丝毫放松。2017年11月,天虹科技正式开发完成台湾人自制的半导体机台──Nexda PVD机台(金属溅镀机台),这在IC制程中的所有机台中,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一种。
虽然不是第一个尝试开发自制机台的台湾团队,但天虹却只用了8个月的最短时间完成开发,不仅已提供给半导体生产工厂实验,更已经可以接单生产。
▲天虹开发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右三为执行长易锦良。天虹科技提供
提到半导体产业,大家都会联想到台积电、联电这样的晶圆代工厂,或是它前段的IC设计、后段的封装测试厂。
根据「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IEK)2017年11月的数字,台湾半导体产业2017年产值约为新台币2.46兆元。这个数字占台湾GDP约15%,也占了全球半导体产值近四分之一。因此,这一条IC产业链前前后后所囊括的半导体产业,对台湾经济来说,举足轻重、影响深远。
那么,天虹这个MIT的机台,对半导体产业的价值在哪里?
▲天虹科技执行长易锦良对台湾半导体机台市场了如指掌。龚安妮摄影
实力》
补上半导体产业缺憾的那一块
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光发热、蓬勃发展,但却有遗珠之憾,那就是半导体生产工厂所使用的设备大多仰赖进口,并非台湾本地制造。天虹科技执行长易锦良描述:「台湾每年大约要花三千亿台币购买半导体设备,包括前段的台积电、联电,到后段的日月光、硅品等等。但这总额大约三千亿的支出中,超过80%的设备必须从国外进口。」
天虹科技总经理黄见骆更直言:「台积、联电、南亚等大厂的上游,在台湾是非常虚弱的,很多生产设备都是从美国、日本、荷兰进口,而且中国、韩国也都正在这领域急起直追。韩国都是大企业在做,中国大陆则是15年前就用国家力量投入资金在做。我们等于跟人家的国家队在竞争!」
而天虹的半导体机台,正是这些半导体生产工厂所需要的设备。
2002年创办以来,天虹就专攻半导体零组件,且以其中技术层次较高的薄膜相关领域为主。经过十几年来的历练,就是为了能协助台湾半导体产业更上层楼,不仅让台湾的半导体生产工厂降低对海外购买的成本、拥有更客制化的服务,还能健全IC产业链的周边厂商。
▲天虹科技开发Nexda PVD机台只花了8个月时间,是业界首屈一指的高水平。天虹科技提供
▲天虹科技总经理黄见骆认为天虹成功的关键在于能掌握半导体大厂的需求。龚安妮摄影
愿景》
为上下游厂商创造双赢
天虹现在不但有能力提供零组件、设备给台湾半导体生产工厂,还能在台湾培植许多卫星工厂,「机台需要很多零组件,每一个难度都很高,我们也都想办法在地化。当然不可能全部,但目前已经达成一半。我们培植的许多厂商已经从普通零组件,进化到可以生产半导体零组件。」黄见骆谈及这样的成就,非常开心。
易锦良进一步分析,台湾购买半导体设备的三千亿中,约有10%、也就是约三百亿台币,是用来购买PVD设备,亦即天虹所开发出来的Nexda PVD机台(金属溅镀机台)。因此,如果天虹的机台经过客户实验测试成功并购买采用,原本这三百亿的海外支出将可以大部分回流国内。
易锦良真正期许的是,台湾半导体业整体的提升:「第一,台积电如果跟我买,绝对比较省;第二,海外设备通常都是标准化生产,即使是台积电、联电这样的厂商跟它购买,要求的都是标准化的生产,也就是必须调自己的参数去符合这些设备生产上的需求。但如果换成跟天虹买,我们都能配合调整机台去符合厂商的需求。」
天虹能够做到这一步,与经营团队信奉「双赢」有关。黄见骆谈道:「我们能在这个行业里稳健前进,是因为我们一直可以知道、找到客户需求。不只是省钱,而是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改善,设计改进、材料改善等等。我们要让客户赢,从他的赢,也才同时找出我们的价值。」
为了开发真正MIT的机台,整个天虹团队上下齐心努力,二十多人的机台开发团队,为了愿景自动愿意加班、节庆假日也不休假。易锦良非常清楚员工这股动力的来源:「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未来!这是好的题目、好的题材!我们把台湾人自己的设备做出来,他们看得到,所以完全不用盯加班,他们就自动会加班,中秋节也自己来。」天虹看到的未来,打动工程师们热情投入。
天虹科技在财务上非常保守,完全没有借贷,资金全由股东出资。四位股东,个性差异大,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却几乎从未争吵,原因就在于有共同、长远的目标与梦想。
天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志气大,小虾米也能对抗大鲸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