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几天,让国际社会人权组织大跌眼镜的,莫过于美中两国先后发布的人权报告。
先后问世的两份「人权报告」
3月11日,美国公布了《2007年度全球人权报告》。该报告虽然仍称中国为「独裁国家」,但已将中国从「全球十大侵害人权最严重国家」中剔除。但中国政府对此并不领情,立即于3月13日发表《2007年美国的人权记录》,其中涉及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种族歧视、妇女儿童权利等7个方面的问题,并举例说明美国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以响应美国对中国的批评并「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
中国当局批评美国人权状态所持的进攻性姿态,正好与美国的退让姿态形成鲜明对比。而两国的真实人权状态使得两国在「口水战」中的姿态更形滑稽。所有人权组织都不喜欢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这份报告,认为该报告轻描淡写地放过中国,把中国严重的人权问题简单地说成「政治和民主改革没有与经济改革同步」。3月15日我在自由亚洲电台的听众热线节目中做嘉宾时,也有中国听众表达了同样看法。
没人认真对待中国每年发布美国年度人权报告,都知道那是「舆论战」产品。但「人权卫士」美国如此低调却引人猜测。评论人士将美国此举解释成美国目前由于次贷危机面临经济衰退,在经济上需要依赖中国(因为中国持有美国大量国债,2006年底为3,496亿美元)。这样解释虽然也找到了部份原因,但显然忽视了中国对美国长期以来通过各种管道施加的政治影响。
中国的对美「调略」
上个世纪后几十年,中国当局曾将对美关系重点放在白宫,但后来随着对美国政治的逐渐熟悉,知道了好些美国政治的诀窍。
诀窍之一是知道了美国白宫之外尚有国会山,这座山上的535位议员随时都有可能给白宫、大大小小的外国政府、公司和社会团体制造一些可大可小的「麻烦」。与此同时,中国也知道在美国游说(Lobby)国会议员并不违法。一篇供内部参考的文章这样向中国当局进言:「游说早已成为众多的利益团体、外国政府在华盛顿顺利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小至团体得失,大至国家利益的必经之路,」「游说活动在美国的兴盛,恰恰反映出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外交并不只意味着『外交』,它更意味着要深入美国的政治体系,去了解其政策的运作过程,知其筋骨,通其脉络,才能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
目前,为中国游说的公关公司已有23家,其中由中国驻美大使馆出面雇佣的有两家,其中Jones Day主要业务是在台湾、西藏、宗教自由和经贸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提供简报,并代为联络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
中美经贸重心转移与美国金融政治的形成
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美经贸关系这几年正发生巨大变化。
以前中美经贸的重心是贸易(纺织品、玩具业、制衣业等),这两年随着美国相关行业受冲击及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已受到美国产业界及市场的严重抵制,这类经贸来往已渐居次要地位,起而代之的是美中金融界之间的投资合作。对美国而言,促成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已成首位要务。
美国政府对中经济战略的重点从贸易转向金融,直接促成了美国国内金融政治的出现。中国当局聪明地发现了国会内部的微妙变化:以前那些从心里厌恶中国专制体制的老牌「反中派」议员由于年事渐高逐渐退出国会,新一代国会议员对中态度主要受选区经济利益主导,一方面受惠于中国经贸关系的选区(比如金融产业集中地)在增多;另一方面因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其利益受到损害的选区数量也在变化,这些都影响到国会议员的态度。中国当局最重要的「发现」是:因选区利益受损而呈强硬态度的议员毕竟不同于以前讨厌中共意识形态的的老派「反中派」议员,可以用种种适当的手段争取其软化立场,比如与其选区的企业加强经济合作之类。
「把议员们送到中国去」
另一条管道是邀请国会议员到中国做走马看花式的互访。从2004年开始,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国参议院建立了正式交流机制。根据双方签署的备忘录,双方同意每两年互访一次,并且在美国国会和中国人大之间建立固定的会议机制,每年各派遣12名资深议员参加在华盛顿和北京轮流举行的会议。现在,美国国会内已建立了3个对中国比较友好的「中国议员团」,其中跨党派的「美中工作小组」最引人注目。该小组成立于2005年6月,目前已有近40名成员。共同主席里克‧拉森(Rick Larsen)和马克‧柯克(Mark Kirk)曾在许多场合表示,「应与中国人手拉手过河。」而里克‧拉森的另一句名言则是:「要让议员们了解中国,最好把他们送到中国去。」
事实上,在中国这种实行控制媒体与思想管制的国家,没有在极权国家生活经验的人不可能凭借十来天走马观花式的访问了解真相。况且,中国共产党积几十年「检查文化」之经验,很善于向外国人与上级领导展示美好的一面:从1944年7月开始访问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以及自尼克松访中后相继访中的美国政治家们,莫不对中国印象良好,并积极影响美国对中政策。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李洁明一生最感头痛的事情,就是与这类到过中国几次或曾在中国短暂停留的「中国通」们讨论中国问题。
最后再将眼光放宽至世界:今年各国政府对抵制奥运活动大都沉默以对,而美国今年是大选之年,布什领导的「看守政府」除了持盈保泰之外,还得为共和党在大选中获胜出力。政治如棋局,此情此境之中,出现美国今年这种人权报告就不值得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