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物价大涨后,五花八门的省钱怪招纷纷出笼,以往被称为小气鬼者,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省钱达人;各种以前被当成笑话的抠门省水、省电绝招与斤斤计较的生活方式,开始被冠以节俭的美德。节俭俨然开始成为时尚,与时尚业因景气流行长裙或迷你裙的原理,似乎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再怎么样省,也只能省生活上的花费,吃可就难节流了,一旦肚皮抗议时,英雄也只得气短地妥协。毕竟民以食为天,就算食物价格变贵,人还是得吃饭。
在省钱的前提下,一切要务实不浪费。不少人小时候在婆婆妈妈的教诲下,大多有「吃办桌,包菜尾」的经验。乡下人纯朴热情,娶媳妇或酬神这等大事,总要请总铺师来办桌办场流水席以飨亲朋好友,那种不算人数,封街席开数十桌百桌的豪迈,总是会让受邀者高兴地携一家老小共襄盛举、大快朵颐。在生活不甚富裕的年代,吃办桌除了可以尝好料外,还可以打包一堆菜尾回家以飨亲友。
既然「包菜尾」是吃办桌的人的重要目的之一,当然各项准备得作足,在菜一上桌后,就开始会有人客气地询问用过的人是否还取用,其实这个询问也有间接表达「这是我的菜」的宣示主权意思,识相的人就会客气地婉谢,而这道菜想当然尔马上进袋。如果大家也都「有志一同」,也就各自会进行「宣示主权」的动作,一番行礼如仪下来多会各有斩获且不伤和气。以上这是文的,至于武的,则是通常菜还没夹,就会被整盘端去装到塑料袋里,除非整桌的人都是同一家子,不然此举必定会引发众怒,到时候可能还得麻烦主人出来打打圆场。。
其实大部分办桌的主人都预期客人会打包菜尾,打包越多主人越有面子,另一方面当然也表示对总铺师厨艺的肯定。笔者曾经一回参加中部乡下亲戚的办桌喜宴,一进棚子就见桌上大剌剌地摆上一大卷塑料袋摆明就是任君打包,当下只能叹道宴客主人果然十分通达人性啊。
根据经验,大部分办桌的菜都挺好吃的,在料好实在的前提下,打包的菜尾还是好吃。以前老一辈人喜欢把所有的菜装成一锅,回家再加点料煮成一锅什菜,就是香气四溢的菜尾锅,足让人配上好几碗饭。可不是嘛,笋干、酸菜、萝卜、芋头、炸排骨、猪肚、红烧蹄膀、佛跳墙、炸花枝、虾子、鱼翅鲍鱼羹加蔬菜煮成的菜尾,可是超级豪华的什锦杂烩,所有的食材融合炖煮的口感,每一口都可以有不同惊喜,真是迷人到不行。对客家人来说,菜尾可是宴客的大菜,因为这可是集各道完整好菜的精华才会有的特殊滋味。以前嘉庆君游台湾,据说就是对这美味魂牵梦萦。
其实菜尾不是菜,笔者宁可形容他是独立不同的菜所组成的美食交响曲的最终章,把上天给予的食物作最美好的结束。因为菜尾的美味来自随意而非矫情,如果把上述材料全煮成一锅,那绝对会是厨师的一场恶梦。
现代的人怕麻烦不喜欢打包剩菜,其实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因为好吃的食物不会因为吃不完变成剩菜而变得不美味,有时花一点点巧思,还可以发展出另一种吃法。例如冷盘可以加点酱料做成什锦炒饭,用生菜夹着吃也清脆爽口;蹄膀用烤箱热烤逼油后冷藏切薄片,加点蒜苗沾高梁醋又是一道狂野美味;鸡、鸭就加点冬菜煮粉丝;排骨热的时候加点柠檬汁或柳橙汁煎也是另一吃法。
刚办完国宴的汉来饭店的福园餐厅,有道著名手路菜「古早味什锦锅」,很是勾人想念的菜尾好味道,只是用料高档讲究许多,不过基本原则还是不出基本菜,据说推出后经常供不应求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