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场中EQ的掌握,会关系到职场生涯的成就与否。一个能够掌握EQ的人,IQ必然也会不差;相反一个无法掌握EQ的人,IQ势必会受到影响。情绪和智商却在职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关键。
心理医师苏珊分享一位病人的遭遇。这位病人是一家外商公司的高层主管,这二年来职场的路走得非常不顺利,让他很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苏珊和他谈过后,却发现他是一位非常专业,而且很有职场创造力的人。苏珊也说,她经常接触一些企业人士,同时,也和不少上市公司的高层主管交谈过,苏珊觉得,这位外商公司主管比起那些成功人士一点都不逊色。
不过,苏珊说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他的EQ很不稳定。经常因为情绪的失误造成判断错误,产生无法补救的损失。同时也因为个人的情绪化,让公司和下属对他若即若离。纵然公司依然相信他的职场能力,但是也希望他的EQ能够适当地改善。他自己虽明白,但就是改不了,时间一久,就影响到自己的职场生涯。在职场中,这是很典型的案例。
情绪和忧郁症是现代职场中,相当令企业头痛的难题。一份调查显示,台湾上班族的忧郁指数高达70.77分,其中以广告媒体、医药医护、金融业者居上班族忧郁指数最高;而女性忧郁指数高于男性,分别为73.95分和68.47分。调查指出,在工作1至5年后,忧郁指数开始提高,往后随着年数增加,忧郁指数会逐渐地提升。这种情况不只是在台湾,其他如日本、香港、中国、美国等等的国家,都也有存在相同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因职场中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进而产生心理波动,最后就演变成忧郁症。那要如何改善呢?简单说,可适当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在职场专业上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减低心理的负担。这样一久,必定有所改善,当然这是一般的见解。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应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
情绪失衡和忧郁症可说是每个职场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的经验,只是严重和轻微的问题。所以职场人面对情绪和忧郁的情况,不要过度逃避,甚至于怕别人知道。一昧地逃避并不恰当,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导致状况变得更不好。一旦自己无法掌握时,寻求心理医师帮助,何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份职场调查报告表示,职场人除了专业以外,还要有几项职场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其中包括经营的能力(Business skill)和对人的能力(Human skill),这三种能力是调查中显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中,所必须具备的。而这三项能力显然IQ和EQ都需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