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中国造月亮即将着陆

中国造月亮即将着陆
《雪梨晨锋报》头版标题「孩子的心破碎了」(HEARBREAK KID)、「开幕式丑闻」(Opening Ceremony Scandal)。
第19期
曾铮

人讲,如果把中国称为「金牌大国」的话,那么澳洲就是真正的「体育大国」。此话一点不假。「金牌大国」和「体育大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相信身在澳洲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澳洲人对于体育的热爱,已经深入到很多人的细胞之中,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痴迷,却没有那么重的非要拿金牌的功利色彩。

作为一个「体育大国」,澳洲媒体对于奥运的报导,当然是铺天盖地。如果说奥运开幕之前的报导有80%都集中在中国的人权问题的话,那么开赛之后,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赛情报导外,澳洲媒体对奥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奥运造假;

二、奥运期间的示威抗议活动;

三、中共当局对于西方媒体的打压、西方媒体与北京奥运组织方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共官方媒体对于任何所谓「负面消息」的压制。

北京奥运的造假,在奥运史上可说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打动了许多电视观众的小女孩林妙可被曝出是假唱之后,《雪梨晨锋报》在头版最显著的位置用了非常抢眼的大标题报导此事:「孩子的心破碎了」(HEARBREAK KID)、「开幕式丑闻」(Opening Ceremony Scandal)。澳洲记者按照澳洲人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件事,他觉得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假唱的林妙可和真唱的杨沛宜这两个孩子的心都会破碎,这对她们的终身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在澳洲人心目中,这是比开幕式的「完美」更要紧的。

笔者与一位澳洲西人女士谈起假唱之事,当说起7岁的杨沛宜表示,她的声音能够进入开幕式,已经够满足了时,这位女士立即反问:「当她知道,『国家』不要她的『其余部分』时,她会怎么想?」在她看来,生命是一个应该作为整体被尊重的对象,岂能任意割裂组合?

一名叫做Stephen Hutcheon的澳洲《时代报》记者在自己的部落格(http://blogs.theage.com.au/olympics/stephenhutcheon/2008/08/16/thefakew…)上把北京奥运的造假一一列出,还配上生动的图片:假焰火、假唱、林妙可身上的假麦克、假少数民族儿童、假观众、假想敌、假蓝天等等。

《雪梨晨锋报》在「评论及读者来信」版面上,刊登了一封题目为「Not Beijing, but faking」的读者来信,「Not Beijing, but faking」是很俏皮的英文谐音,意思是「不是北京,是造假」。

这封读者来信在谈到北京奥运开幕造假之后,用不无幽默的语气讽刺道:虽然人们不能分辨计算机合成图像与真实拍摄的画面之间的差别,「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中国制造的月亮,很快就将着陆了」(One thing is certain, though: expect a Chinese moon landing soon)。

另一个名叫Mike Carlton的评论员在《雪梨晨锋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Faster, higher, stronger but no fun〉,意即「更快,更高,更强,却毫无乐趣」。文章说,这次奥运会,表面上看起来甚么都有了,但我总觉得缺了点甚么东西,想了一分钟之后,我就发现了:它缺乏灵魂和生气。它毫无温情,那种冷冰冰地操着正步的残酷的「完美」不容任何人破坏。

文章还说,不管是2000年雪梨奥运,还是2004年雅典奥运,你能看到满街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狂欢的气氛。而这次北京奥运呢?你就算端着机关枪到公共场合去扫射一番,都打不着任何人——也许真是有人端着机关枪去扫过了,所以甚么地方都毫无生气。也许,这就叫共产主义?它把所有原本属于奥运的乐趣都一扫而光。

另外还有一些报导提到,假如在雪梨奥运期间发生撞死两个运动员的情况,那组委会绝对得专门召开新闻记者会,详细公布一切情况;但在中国,撞死两个人的消息根本没有见报。

对于让无数人无比震惊的刘翔退赛的消息,澳洲媒体一篇报导提到,刘翔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中国体育预算的10%都花在他身上,甚至在赛前几个月,还把他许多队友从上海弄到北京,当他的陪练(stable ponies)。

《雪梨晨锋报》的记者Richard Hinds写道:如果你在中国待的时间足够长,你就会了解,无论中国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仍然是不可思议的脆弱。

总而言之,中共想借用奥运给自己脸上贴金,殊不知,由于它所做所为所想,与世界主流的文明价值观实在相差太远,因而北京奥运反倒成了让它的种种恶行与「丑怪」大曝光的「国际舞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全台首家南瓜籽油製造商 醫生監製紫蘇籽油 惠家香用油顧健康
油--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現代人卻嚴重失衡,導致身心失調。如何在生活中均衡補充,成為健康的重要一環。自然療法醫師王群光撰文指出,…
台灣自救的夢想正在實現
整整五十年前的9月,台灣發生了一個爆炸性新聞:當時深得政府器重、曾被評為「十大傑出青年」的台大政治系主任彭明敏教授與兩名學生發表《…
2013年1月中國大事
中國公布近十年吉尼係數 地點:中國 中國政府1月首度公布過去10年來的吉尼係數,2003年至2012年10年間的吉尼係數依序為:0.479…
團購魅力無法擋!
辦公室中,一聲「開團啦」!立刻劃破靜謐的氣氛,只見大夥兒放下手邊的工作,三步併作兩步趕忙拿起商品DM,毫不遲疑地下單訂購,…
生於高癌家庭 106歲宋美齡的養生之道
先總統蔣中正的夫人宋美齡,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名奇女子,享年106歲,橫跨三個世紀,生命力旺盛。其實,她生於高癌家庭,家族有多人罹癌,…
平安美味的四神湯
在都會區工作的人,飲食不正常且少運動,久而久之腸胃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室外熱得像蒸籠,室內冷得像冰箱,在忽熱忽冷的刺激下,…
廉價中國製造終結 投資福地風光不再
舉辦「奧運」曾為一些國家帶來榮耀與發展契機,如日本成功地借舉辦「奧運」契機,不僅「讓孤立的日本回到世界」,…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6. 《賽德克‧巴萊》再造國片奇蹟
台灣電影界2011年最轟動的盛事,就是《賽德克•巴萊》的上映。魏德聖導演把塵封80年之久的台灣日治時期重大史事「霧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