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对于他们今后各自所将面临的人生波折,也会比较能坦然以对。
就像一个正在当兵的年轻朋友对她说,看了密勒日巴佛的故事后,
觉得自己当兵所吃的那点苦不算甚么了……
-
美好的人生常离不开幸福的要素,虽然幸福的定义往往因人而异,但谁都希望能拥有幸福的人生。然而时下的许多年轻人在父母过度的呵护下,得来容易的安逸生活,反而失去了让心灵在磨难中淬炼成长的机会,于是常感到生活空虚、没有目标,乃至移情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难以自拔;更有甚者,只因一时的挫折或痛苦,就轻易放弃了宝贵的生命!
密勒日巴佛的故事
比武侠小说更精彩
当婴儿以哭泣声向这个世界打招呼时,似乎就已透露了生命的真性对人世的看法。毕业于台大外文系、成大外文研究所的赵秀华,为了让青少年及早认识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将藏传佛教密勒日巴佛的修炼故事编写成《雪山之光》一书,由博大出版社发表,希望青少年能透过故事性的叙述,更容易来认识吃苦与人生以及修炼与人生的关系。
从小就喜欢看少年漫画、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的赵秀华,研究所主要研究英、美小说为主。毕业后,除了在大专院校教书外,还从事翻译和小说创作。写过长篇小说《你的承诺不再空中飘扬》、《少女的真相》;短篇小说《江董》;翻译小说《临别的礼物》等。
谈到《雪山之光》,赵秀华眼底放射出动人的神采:「密勒日巴尊者的一生,九转十八折,比武侠小说、少年漫画还要精采!他一生中神奇的遭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他幼年时,原本家境富可敌国,一夕之间,竟变成比小乞儿还悲惨的受虐儿。二十初头,就学得黑咒,在母命之下以咒术将仇人杀尽。后来为了自己做了这么多坏事痛苦不已,想到死后必下地狱,感到活着全无意思。」
「好不容易找到了正法师父马尔巴,马尔巴故意让密勒日巴重施咒术,又叫他独自从山脚搬石头上山顶盖房子。但每当他房子盖到一半,马尔巴就叫他拆掉,将石头搬至另一座山顶重盖,而且盖房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他搬石头搬到整个背都烂了,痛到连讲话脸都扭曲,马尔巴却始终不肯实现诺言将正法传给他。」
「师父这样无情地对待他,待他比牛马还不如,他还是很恭敬地听从师父的话。」赵秀华说:「对于师父的一再言而无信,密勒日巴始终不曾怀疑过师父,不曾有过任何不好的念头。正是因为这样的绝对尽信,才能让他可以走到最后一步,最后终于得到正法。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想求得正法是多么艰难;而一位正法师父,为成就一个弟子,又是如何的用心良苦!」
看《雪山之光》
洞悉幸福的最高境界
现代青少年课业压力大,外界玩乐享乐的诱惑又比过往那些单纯的年代大很多。看到青少年朋友心里很压抑的苦,赵秀华希望青少年看了密勒日巴的故事之后,能有所比较与有所激励,这样对于他们今后各自所将面临的人生波折,也会比较能坦然以对。就像一个正在当兵的年轻朋友对她说,看了密勒日巴佛的故事后,觉得自己当兵所吃的那点苦不算甚么了。
赵秀华指出:「看过《雪山之光》就能了解密勒日巴的真正快乐。那快乐不是在他能呼风唤雨、降雹咒敌的时候;不是在他能天上任意飞翔的时候;而是在他精神上超脱一切物质的束缚与烦恼的时候,在他能驾御七情六欲,而不被其奴役的时候。即使他在物质上一无所有,世人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但他自在地唱『修行快乐歌』给别人听,告诉别人,他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她认为,这就是「境界」,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
这种幸福的境界就像密勒日巴自己说的:「我的人生与遭遇是世上最为殊胜难得的,我遇到了正法修行的师父,得到了即身成佛的口诀,放弃世间一切妄念,在无人的山中打坐修行,我的智能、功力不断增长。现在,名、闻、恭、敬、衣、食、财、利,这些东西都无法动了我的心,也就是说,我已经降伏了世间的一切烦恼!……而我,虽然没有物质生活,内心却永远是安祥快乐的。」
人天共扬的伟大故事
鼓励年轻人向上与向善
密勒日巴佛的故事是一个吃尽辛苦的故事,不仅在修炼界传扬久远,传说中,连天上的神仙也很喜欢听这个故事。西藏是离天空最接近的地方,藏人也都从小听密勒日巴的故事长大,小孩随口就能唱出颂赞密勒日巴的优美歌谣,他向道的意志与精神,对藏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一个故事,不管故事的结构精彩与否?只要这一个个生命的故事还没有到总结的时候,我们就还有机会修改故事的版本,让这个故事更好听、更充满感人的力量。一本励志又教人向善的好书,它正像是能启发迷惑的心灵,让生命的困境获得转机的宝库,能帮助我们写下一个个更美好的生命故事。
密勒日巴佛的故事仍在天上与人间传扬,而人天共扬的伟大故事一定有着伟大的意义。正如赵秀华所言:「《雪山之光》是一个启示,一种向往,一个典范。希望可以鼓励年轻人向上与向善,伴随他们度过人生难关、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让他们生命能有所启发,并在功利现实的生活中,提供另外一个广大、无限、永恒的空间,打开另一扇窗、另一道通往不同世界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