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序入冬,即使是位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台湾,在几波锋面好好地提醒之后,再清凉的衣服也只能暂时躲入橱柜冬眠。味蕾也顺应着时节,要人们趁着冬凉好好养个身子,填补夏天挥汗如雨的元气耗损。天冷来碗热热的汤,顺着喉间滑到胃里的滋润,足让人眉间舒展。不管是瑞士的奶酪锅、日本的石狩锅,都代表着物产的丰饶与冰天雪地里的幸福。但对于气候不太够冷的宝岛而言,这样太丰富的感觉或可偶一为之,恐难常常消受。
由于传统冬令进补观念,让台客们对于加点中药材的锅总是情有独钟。如果要问台湾冬季最夯的锅是什么,姜母鸭大概是很当仁不让站上第一名的位置。天冷的时候,常见姜母鸭店大排长龙至深夜,即使只是路边摊,也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当然因为这样接到酒驾罚单也不在少数,笔者曾经深夜经过姜母鸭店,看见有交通警察在抓醉醺醺的驾驶人。
好吃的姜母鸭绝对有秘方,不过店家可不会告诉你。怕被抓酒驾的话,自个儿在家煮一锅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姜母鸭的主角当然是老姜跟鸭子,不过鸭子可要是公的肉质才好,有时间的人可以把老姜打成汁,没时间的拍碎切片,用麻油一杯爆香,放入鸭肉炒至微熟,放少许糖跟盐加水去煮。讲究一些的人可以在煮的过程中放些党蔘、川芎、当归、黄耆跟枸杞,不仅补气,也可以增添香味。但老姜跟麻油已经够补血行气了,中药真的只要放一点点提味就好了。煮沸后再加一小杯米酒续煮再起锅,就大功告成了。
我挺喜欢姜母鸭的香气,但因体质缘故,怕补过头总不敢多吃。近几年来也十分风行的蒙古养生锅,倒是令笔者钟情,虽然锅底的中药材多达数十种,但是香气并不如姜母鸭强烈,温润不上火,补性刚刚好。每次去总得排队预约,但光闻香气,就让人期待不已,望着白色汤汁上面浮着的药材,总有想要舀一碗喝的冲动。但汤底的味道稍咸,是为了煮火锅料而准备的,肉片蔬菜煮过后不需沾酱料即可入口,味道刚好,浓郁温和的中药香在鼻腔围绕的感受真是享受。吃这样一顿锅,每一样食材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爱锅的人而言,绝对舍不得贪快,宁可一小口、一小口品尝,用鼻子好好体察香气的变化,最终喝一口汤最是心满意足。
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上馆子吃这样的火锅还真得惦一下荷包的厚度。薪水还没发,嘴巴馋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姜母鸭的配方还不难,蒙古锅是用六十几种中药熬成,究竟是哪些,业者可保密得很。人啊,越是吃不到就越想,馋虫来时,总逼得你得想想变通的办法满足它。笔者有一回熬了锅骨头汤,灵机一闪,拿了几片黄耆、当归、枸杞跟花椒一起熬汤,居然也是香味扑鼻,加了些蔬菜、鲜菇跟肉丸子,也成一类养生锅,喝完汤后全身气血通畅,舒服得很。后来查数据才知道这可是坐月子补气血的药方,如此这般歪打正着倒也是运气。后来继续尝试拿其他药材如何首乌茶包或西洋蔘尝试熬汤底,效果也不差。寒冬的夜里,啜着热热的养生火锅汤,身体暖暖,心也暖暖的。
最棒的是,这些药材的价格都挺低廉,去中药店,不用百元就可以搞定,可谓经济实惠又养生。
天冷了,你也来一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