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称「内海仔」的七股舄湖,外围由网仔寮汕等沙洲阻隔台湾海峡风浪,即使东北季风发威下水波仍平静,搭观光渔筏登沙洲体验是七股最热门的生态旅游。
蚵壳串出舄湖好风情
七股舄湖内,纵横林立、一望无际的蚵棚挂满蚵壳,貌似垂吊串串珠帘,定置鱼网亦星罗棋布。游客搭乘观光渔筏,行进中观赏老神在在一动也不动伫立柱头上的鸬鹚、倾听驾驶述说舄湖历史的同时,看见站立水中忙于工作的蚵嫂可别忘了挥手打招呼。
在网仔寮汕码头上岸,经竹笼木栈道两侧,可观看出洞觅食的沙蟹于退潮的沙滩上留下美丽图案。穿越高大木麻黄丛林,映入眼帘的则是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及起伏风动、沙丘滚滚的景观。这里除了挖大蛤蜊或追逐浪花,亦可选择赤脚漫步于柔软沙滩,观海景、吹海风,欣赏沙丘随风飘移,宛若置身世外桃源。
回航途中,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伴船归,正是七股沿海最为瑰丽的时分。行进的渔筏划过水面激起波光荡漾,银亮的小鱼时而跃出恬静的水面,映出一幅纯朴安逸的海滨景象。七股舄湖景致美得令人流连忘返。
鲜美野味尽出 现捞现煮吃口味
当地居民在蕴藏200种以上鱼贝类及30多种螃蟹的舄湖天然养殖场,围网养殖文蛤、搭棚养蚵及施放定置网捕鱼,渔获丰富,现捞现煮的海产味美,吸引游客大口尝鲜。
「蚵仔甜、鱼仔鲜、蟳仔爬甲归壁边」是当地海产的贴切写照。七股海产三宝──鲜蚵、虱目鱼、吴郭鱼,以及价格大众化的网罟鱼货等海产,新鲜且物超所值,成就了176县道著名的「七股海产街」;散落于各地的海产店,假日亦人满为患。
标榜现捞现煮特色的在地餐厅,推出清淡的乡土风味餐或精致料理美食,料理简单,鲜美野味尽出,皆能满足各色各样挑剔的嘴,直让老饕大呼过瘾。
登高望远 绝色美景全多录
由北开通到曾文溪畔的61号快速道路,在七股溪出海口形成了景观大桥,登高远眺七股舄湖、七股溪红树林及七股渔村,辽阔景观一览无遗,已成为当地最耀眼的地标。
七股盐山近20公尺高,远望状似日本富士山,辟有登高步道临顶远眺风光,从盐山滑落而下可体验滑雪感觉。另外,台湾盐博物馆运用科技与创意,记录先民三百多年来为盐业打拚的足迹与台湾盐业的发展。相邻的两处都可体验踩水车、粑盐、挑盐等晒盐文化,会是个难得的经验。
红树林水上绿隧 发现惊喜
红树林是台江内海湿地不经意即可看到的植物。三百多年前,七股一带的红树林已十分茂盛,当时的沤汪溪被荷兰人称为「绿谷」。树影摇曳而绿意盎然的红树林,以台南市四草竹筏港红树林在水道间形成的「水上绿色隧道」,景观尤具特色与传奇色彩。
清末开凿河道,连接国赛港(今七股)、鹿耳门、四草湖至台南安平港,用以接运货物。其中鹿耳门至四草湖间的小运河,因只能通行竹筏,所以称为竹筏港。大半淤塞的河道,目前仅剩大众庙与厘金局间的八百多公尺可通行竹筏。
竹筏由大众庙前的水闸旁出发,游客坐在小板凳上听解说,经过海堡桥,夹杂几棵黄槿、台湾海桐,时见落花随波逐流,红树林越生越密,竹筏终于进入三百多公尺长密而不高的绿色隧道,远观则透出深沉的宁静。
「哇!」绿隧中阳光从空中交缠枝枒间筛落下来,光影幻化如诗如画,像面镜子的水面,泛着树荫的绿影,景色美得让人说不出话来。大伙儿眼睛为之一亮,只能不停地赞叹。
岸边螃蟹和弹涂鱼争相出来晒太阳,红蓝蜻蜓点水起舞,一只鹭鸶贴着水面于船旁掠过,引起一阵惊呼。
竹筏穿过绿隧到另一处水闸处掉头,此地是清代的厘金局遗址,在此折返,游客可再一次回味这令人永难忘怀的绿色隧道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