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曾是台灣最繁榮的地段,被稱為東區商圈或忠孝商圈。最近卻有不少商家退出,有一些店面或空間閒置,整個地段生意也似衰退。退出之店家和不少人都直指這是因為房租太高,…
台灣中研院院士鄒至莊先生近日有篇文章說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經濟日報》,2019年4月22日,〈試論中國的未來〉),這種言論很常見。不過對這種預測,李光耀先生早在十年前就表示擔心。李光耀先生說…
台灣近幾十年有很多方面表現不如韓國。這種現象若要改善,我們應該針對各項不如或勝過韓國的地方檢討其原因及改善之道,例如思考韓劇為何打敗台劇、現代為何遠勝裕隆、台積電為何可成為世界第一。…
重要人物常做過很多事,有的被稱讚、有的被批評,就算已蓋棺,也無法論定其整體的功過。最近國內對蔣中正先生的功過有一些爭論,馬英九先生說蔣中正對台灣「功大於過,有個紀念堂不為過」,…
謊言常非固定不變,而是帶有動態變化。古代就有「曾參殺人」和「三人成虎」的故事,現代也有人說謊言多說幾次就成為事實。人們也常要用更大的謊言來掩飾說過的謊言。若謊言不是自己一個人說,…
台灣近十年來經濟活力不足,人民對自己和國家未來之希望也低落,其主要原因是投資和創新不足,特別是二者結合而出現的新創產業不足。大家眼看韓國和其他國家在不少新興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力甚至領先地位,…
環保議題老是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議和衝突,這是因為很多環保問題的影響人們有見仁見智的看法,當然難免有爭議,而爭議沒有好的機制解決,就會造成更大的衝突。另外環保有關的數據和資訊也很複雜,…
由於多年來出生率偏低,台灣的總人口將在三年後開始下降。對長期習慣於人口成長的台灣經濟和社會,這將到來的新經驗難免會引起一些擔心,有些部門也確會受到衝擊。但人口下降是長期而非忽然來的事,…
蔣渭水先生在1921年11月把台灣的問題當成疾病,寫了一份診斷書和處方箋。雖然已過了將近百年,但其所述病症竟大部分和現在類似而值得深省。他當時寫下的現症是「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欲旺盛、精神生活貧瘠…
美中貿易爭議仍然火熱,最近卻傳出中國媒體奉命冷處理這個議題(《自由時報》2018年7月16日引述《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新聞審查機構對媒體列出可報導及不可報導的項目原則,以避免散布恐慌,…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先生6月6日指出,台灣現在的窒息感與主管機關防弊心態濃厚而缺乏興利的態度有關,不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出現類似情況。他說科技產業主流一直在變,矽谷身為全球新創重鎮的地位卻沒有變,…
民主國家人民可以自己做主,市場自由經濟中之企業也自主經營,各種人民團體也都可以自治,所以在自由思想下,大學自治好像也很有道理。但大學自治卻常有很多爭議,其中很重要的癥結乃是這自治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