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

蔣渭水先生在1921年11月把台灣的問題當成疾病,寫了一份診斷書和處方箋。雖然已過了將近百年,但其所述病症竟大部分和現在類似而值得深省。他當時寫下的現症是「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欲旺盛、精神生活貧瘠…

美中貿易爭議仍然火熱,最近卻傳出中國媒體奉命冷處理這個議題(《自由時報》2018年7月16日引述《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新聞審查機構對媒體列出可報導及不可報導的項目原則,以避免散布恐慌,…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先生6月6日指出,台灣現在的窒息感與主管機關防弊心態濃厚而缺乏興利的態度有關,不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出現類似情況。他說科技產業主流一直在變,矽谷身為全球新創重鎮的地位卻沒有變,…

民主國家人民可以自己做主,市場自由經濟中之企業也自主經營,各種人民團體也都可以自治,所以在自由思想下,大學自治好像也很有道理。但大學自治卻常有很多爭議,其中很重要的癥結乃是這自治中的「自己」…

美國認為中國採取不公平的貿易、產業、和匯率政策,因此對中國提出了多項貿易制裁,中國也採取了多項報復措施。這樣的貿易戰會發展到甚麼程度,以及會造成怎樣的傷害,事前和現在當然仍無法準確預測。…

低薪問題近年備受注意,也有很多政策推出及很多相互指責出現。但問題並未解決甚至未釐清。薪資是提供人力勞務的價格,它和其他價格一樣由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力量共同決定,而供給和需求又分別有很多影響因素,…

國家經濟成長和發展主要決定於兩件事:資源的累積及資源的有效運用。各種經濟理論和政策可說都是在處理這兩件事。
個體經濟學在個人、廠商以及個別產業的層次相當詳細地討論這兩件事。熊彼得(Joseph…

2016年《勞基法》的修訂引發很多批評,2017年《勞基法》因而再提修訂,但仍引發不少爭議甚至抗爭,其原因之一是大家對《勞基法》該追求和能追求的目的有不同看法,而追求的方法也未經深入的討論。…

政府在2009年要求各部會訂出施政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以評估施政績效。這項政策似乎沒有明顯成效,甚至被認為是做假的(《商業周刊》,1541期…

颱風吹斷一座輸電塔,使和平電廠130萬瓩的電無法送達到西部,造成可能限電的危機。然後據稱是一個工人按錯按鈕或未轉開關,使供電420萬瓩的大潭電廠跳機,全國因而大停電,經濟部長也立刻辭職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