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趣聞

「擠」下美國 澳洲成首大肥胖國

由於高糖、高脂飲食大受歡迎,澳洲的肥胖人口比例已超越美國。
Getty Images
第15期
方清月

肥胖不是病,但許多病症都和肥胖有關連,過度肥胖衍生出的問題,一直是許多人難解的困擾。如今美國將卸下全球「肥胖大國」這一「重量級」稱號。根據一項數據顯示,位處南半球的澳洲,由於高糖、高脂飲食大受歡迎,加上運動量減少,使得澳洲人越來越胖,它的胖子人口比例已經超越美國,有希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肥胖大國。

由墨爾本心臟與糖尿病預防醫學中心所提出,名為「澳洲未來肥胖炸彈」的研究報告指出,澳洲成年人約有26%的體重過重,這項結果讓澳洲正式超過向來有「肥胖大國」稱號的美國,成為全球胖子比例最高的國家;而美國的肥胖人口比例占全國總人口的25%。

這項於2005年進行、針對澳洲全國14,000名成年人身高和體重做的分析數據推斷,全澳2,100萬總人口中,約有900萬名成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高於25,屬於「體重過重」,比1999年所做的研究多出200萬人,且在未來20年內,其中12萬3,000人恐有早死的風險;屬於「過度肥胖」的人口則有400萬人,比當年多出100萬人。

依據分析預測,各醫療院所在未來20年間將暴增額外70萬名因為肥胖所導致相關的心臟病患者。

在各年齡層中,澳洲中年人的過度肥胖比例最高。介於45~64歲中年人口,平均每10人中就有7名男性和6名婦女的BMI高於25。

澳洲預防心臟學專家司徒華說,這是目前澳洲未來全民健康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在我們(澳洲)運動員準備前往參加北京奧運的同時,換個角度來看,假如現在有所謂的肥胖奧林匹克競賽的話,澳洲篤定拿下金牌。」

這項研究結果公布後,澳洲健康專家紛紛呼籲政府重視肥胖人口問題,除了加強宣導外,同時提供肥胖人士上健身房享有折扣、或是縮短因為過胖必須手術的等待時間。

事實上,肥胖在澳洲絕對不是少數人的問題。司徒華強調:「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醫療系統將會對於有多少人因為過度肥胖導致心臟病、中風、以及必須進行膝關節手術,感到吃驚。」

所謂肥胖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的情況,但是每個人的身高不同,僅由測量體重可能無法反應體內脂肪堆積的情形。一般都以BMI來評估肥胖嚴重度,也更能顯示出肥胖與其他疾病的相關性。BMI的計算方法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健康的BMI值為22,超過23為過重,超過27為肥胖,若超過35則為極度肥胖。

如今隨著全球各國的物質生活逐漸不虞匱乏,肥胖問題已不侷限在先進國家。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有16億成人體重過重,預測未來10年內,肥胖人口將增加到四成。為解決肥胖所衍生出的商機,預料將因此更加興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