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阿丹,一個浪漫派寫實攝影家

阿丹,一個浪漫派寫實攝影家
連震黎
第24期
連震黎

丹說,他從小就喜歡拍照,但是沒錢買相機,底片又昂貴。而今,已是專業攝影師的他,讓我看到他對待攝影的一切,就像當年那個12歲喜歡攝影的孩童,小心翼翼、嚴謹、一絲不苟地對待他的理想、他的夢。

跟阿丹認識是在兩年前,阿丹拿著一個大硬碟,要我看他的作品。以前不覺得他會拍,看完後卻讓我驚豔。看他的相片讓人感受到,他是一個已經忘記自己是瑞士人的瑞士人,親自到台灣各個角落,用一個平行的眼光,來看他喜歡的土地,不是為了工作,不是為了交稿件,只因為他「喜歡台灣」。我們不曾透過一個外國人的眼光來透視自己的土地,在我看來稀鬆平常的一切,經由阿丹眼中捕捉的畫面,讓我也開始喜歡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所有的人、事、物。

阿丹拍攝的影像讓人觸動,那不是來自影像的誇張,也不是光線的炫目,而是來自攝影的本質——不矯揉造作的真實。所以,他的影像,不能算是沙龍照的唯美;也不能算是記實攝影讓人感受直接而殘酷的強烈現實。我會把阿丹歸類為一個浪漫派的寫實攝影家,因為他把他自己在瑞士的生活經驗,帶到這塊土地,在此地的旅行與攝影中,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原來也像他的母國一樣,有令人羨慕的生活環境、有四季不同景色的高山、有熱情好客的人民,甚至還有讓瑞士人羨慕的大海。這一切,他的出發點更單純:他只是想把一個他喜歡的地方分享到歐洲去。

阿丹已進入商業攝影領域,目前,他正在打造私人的專業攝影棚及藝廊。他說,他想提供一個像家一樣舒適的場所,讓所有的攝影愛好者來此分享自己的作品。不過,他卻因此形容自己是「一個瘋狂的瑞士人」,因為一個嚴謹的瑞士人,不會作回收不確定的投資。

「單純力量大」。阿丹對攝影所做的一切令人感動,也讓同業審視自我:「攝影師是值得尊敬,而不只是一個攝影匠。」也讓接觸他的台灣其他商業攝影師感受到,商業攝影是一種謀生方法,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不要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忘了對攝影最初的熱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