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觀點

饗琳琅 沁心房

Getty Images
第25期
劉惠宜

意外獲贈台北國家音樂廳貴賓席的票,我與好友一同前往。

這個來自西方的絃樂團推出多樣的曲目與演出型態,我印象最深的是鐵琴(glockenspiel)獨奏。當一身墨黑的表演者雙手各持兩支琴槌現身舞台時,與其說他是一名音樂家,倒不如說他像是一位氣質神祕的魔術師。當他的魔撥子一敲下音板時,現場立即被細膩透明的音子所環繞,空氣中彷彿飄散著五彩光點;聽者無不為之傾倒,連呼吸都小心翼翼。演奏者豐富專注的表情,彷彿在料理天音,是那麼引人入勝。他的力度控制,神乎其技。全場觀眾目眩神迷,好比仰頭飲取天降的甘霖,沁人心脾。

我第一次聽到休止符裡的無聲樂音,裡面的空間何其遼闊,能量精純滿溢。這位演奏者無愧於這首作品。

我深深地感到演奏或藝術創作的能力是需要一些天賦的,需要具備一些「詩人」的特質。王國維《人間詞話》附錄中有這麼一段話深得我心:

「山谷云:『天下清景,不擇賢愚而與之,然吾特疑端為我輩設。』誠哉是言!抑豈獨清景而已,一切境界,無不為詩人設。世無詩人,即無此種境界。夫境界之呈於吾心而見於外物者,皆須臾之物。惟詩人能以此須臾之物,鐫諸不朽之文字,使讀者自得之。遂覺詩人之言,字字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詩人之祕妙也。境界有二: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詩人之境界,惟詩人能感之而能寫之,故讀其詩者,亦高舉遠慕,有遺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淺焉。若夫悲歡離合、羈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詩人能寫之。故其入於人者至深,而行於世也尤廣。」

不論是莫札特的音樂、李杜的詩、蘇辛的詞,或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殤」雕塑與西斯汀禮拜堂的「創世紀」壁畫,經典的作品帶給人的心靈撫慰與美感經驗,千金難買。走出音樂廳時,我也默默期許自己能在文化的園地成一道清泉,闢一方淨土,成就另一個天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