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忙得沒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

忙得沒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
忙碌的現代父母,一不留神就摸不清孩子的世界,該怎麼教育孩子?Getty Images
第26期
唐風書
忙碌的父母容易對孩子產生「補償心理」,
因而混淆了孩子的價值觀與對錯的認識。
亦會讓父母的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甚至出現反效果。不可不慎!

久沒有跟孩子聊過天了?

工作已經忙得分身乏術,好不容易排除萬難,把工作放一放,騰出一些時間,可是心理的空間一時也不容易清出來。怎麼辦?孩子一日日長大,變化也越來越多,一不留神就摸不清孩子的世界。孩子還小,代溝卻已經很大了。

忙碌的現代父母,該怎麼教育孩子?古人是否有好的智慧可以參考?

忙碌中,「從小見大」有祕訣  

忙,就沒有太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不能仰賴長時間陪伴而得知孩子的身心狀態,因此就必須要掌握「從小見大」的能力。然而,甚麼是「從小見大」?我們先藉由故事來說明。

某日,李鴻章命三位新進淮軍將領往謁曾國藩,曾國藩讓三位新進將領在大廳外台階上站著等,而且一等就等了將近一個時辰(大約兩小時),然後也沒接見他們就打發他們走了。

隔天李鴻章來向曾國藩請教對這三位將領的意見,曾國藩回答說:「那位臉上長麻子的,將來會有大成就;高個子的也不錯;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頂多不過是個道員罷了。」

李鴻章請他進一步說明,曾國藩於是解釋道:「我讓他們在大廳外台階上等候,卻始終未與他們正式見面,也未說一句話。這中間我來回走動,借廳內一個穿衣鏡觀察他們。那個麻子可能認為我不傳見,是刻意羞辱,因此咬牙切齒,面紅耳赤,似欲毆人,足見他有威武不屈的氣概。高個子則一直從容冷靜地站著,顯現此人沉毅有為。至於那矮個子,我面對他們時,他規規矩矩站好,我一背過去,他便放鬆下來,這個人實在沒出息。」

從小見大,需要一些匠心設計,才能「觀微知著」,教育者所花的時間少,其中清醒與理性是最大的祕方。

放棄細節,給予孩子重要建議

要能時常「從小見大」,也許有些父母會覺得難,那麼,可以先從給予孩子規範與建議著手,然後,在生活中,去推論孩子實踐的狀況,鍛鍊自己從小見大的能力。同樣以一個故事來看。

子路要去治理蒲城,特意拜見孔子,孔子問他說:「蒲城那個地方的情況怎麼樣?」子路回答說:「蒲城那裡壯士多,難治理。」於是孔子教導子路,恭謹謙敬,可以制服勇士;寬大清正,可以親附民眾;自身恭正,百姓安靜,即可報效上司。

三年之後,孔子去蒲城了解子路做得如何。還沒見到子路,孔子就接連三次稱讚子路。當時,聰明的子貢跟隨在孔子身旁,明智如子貢者也不明所以,所以子貢就向孔子詢問。

孔子揭開謎底說,我一進入蒲境,就看到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莊稼,翠綠的蔬菜,有人在田間工作,也有人挖掘灌溉的溝渠,人民盡心於農事。因此我瞭解到子路的謙恭已得那裡「壯士」的信任,所以人民願意勤懇工作。這是孔子所見現象一,所得推理一。

接下來孔子看見了第二個現象:進入城內,我看到老百姓住的房屋堅固,屋舍儼然,花果樹木茂盛。於是孔子得到第二個推論:這是他對待百姓忠信寬厚,所以民風淳樸,社會沒有偷盜失序而富庶。所以孔子二度稱讚子路。

最後當孔子進入子路的官署,卻見子路非常清閒,而部屬們都很盡心負責,這不正是子路能明察斷案,所以官署、百姓都井然有序嗎?

有因則有果,生活現象也很多,如果把精神集中在有限的焦點中,那麼我們就會發現「從小見大」也不會很難,尤其當你面對的是還很純真的孩子。為了更精準,所以規範與建議不要太多,因此,父母更需要學習如何掌握重點,只給孩子屬於該階段的重要建議,而忙碌的父母,更要學習放棄細節、處處都要照顧的心態。

預防勝於治療,規範表裡相應

再以曾國藩為例,他以文官封武侯,為掃太平天國之亂,常年爭戰在外,對孩子的教育是很可能鞭長莫及的,但是曾國藩卻完全沒有放下這件事情,相反的,他的家庭教育非常良好,為甚麼?

在曾紀澤18歲新娶媳婦後的一封家書中,曾國藩這樣要求說:「新媳婦初上門,應叫她下廚房熬湯煮飯,紡紗織布,不能因為她是富貴人家出身,就不幹事。」

古人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在媳婦新入門時立好規矩,那麼就可以避免很多日後的麻煩,教孩子也是一樣,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忙碌的父母,更要掌握「事先」的重要。

隨後曾國藩又要求:「大妹與二、三妹已經能夠做鞋子了嗎?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雙寄給我,各人表一表孝心,各人表演一下她們的針線工夫。所織的布,做成衣服寄來。」這平淡無奇的要求,重點不在於「孝心」,最重要的是他要藉此來考察女兒、媳婦到底日常是懶是勤?是溫婉還是散漫?所以最重要的是後面的話:「我也要觀察閨房裡面那些人誰勤快誰懶惰。」

曾國藩的重點是在生活中考核,鞋、衣重要嗎?不如勤、懶重要。女兒、媳婦是勤是懶重要嗎?不如背後的婦德重要。

教育設計與考核有表、有裡,有重、有輕,表面上要求的是做鞋、織衣,實際上是婦德的考教,表裡要互用,重要的是看她們的勤、懶,更甚於她們是否手巧,所做的鞋、衣有多精細美麗。

教育大忌:宜誡反獎,應訶反笑

忙碌的父母容易對孩子產生「補償心理」,慈愛之中,卻很容易混淆了孩子的價值觀與對錯的認識,也會讓父母的教育成效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反效果,不可不慎!

《顏氏家訓》是最早的家訓,也就是最早的家教名著,作者顏之推認為父母對孩子一定要「愛」與「教」相結合,「無教而有愛」最後只會產生敗家子而已。

那麼哪些情況是「無教而有愛」呢?「飲食運為,恣其所欲」。想吃甚麼,想吃多或吃少,甚麼時候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些都由著孩子的性子,就屬於「無教而有愛」。飲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在怎樣滿足這需求的過程中,卻無形中養成孩子許多的觀念跟習慣,尤其是從小養成的不好習慣與觀念,危害更大,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另外一種有愛無教的現象就是「宜誡反獎,應訶反笑」,對懷有愧疚感的父母而言,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清醒地清除情感上的限制,喚醒理性,真的為孩子的教育負責。

所以,忙碌的父母在教育上最須要的是理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