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尾崙水圳恬謐的邀約

尾崙水圳恬謐的邀約
竹林、水圳、光影伴著潺潺水流度過了多少春夏秋冬。
行山
第26期
行山
大概沒多少過客會發現,
山腰樹林裡有一條水圳日夜不停地流動著。
隨著地形,水圳逐漸離開山下的塵囂,
將旅人的足跡帶入山林內……

圳,農業的血脈,滋養了土地上的作物及人民。工業興起,農業式微,不變的是,水圳仍默默負擔著輸水的責任。炎炎夏日,順水圳而行,藉此一消酷暑外,還能品味先人留下之智慧結晶。

尾崙水圳因流經陽明山東側的尾崙山山腰而得名,而它的另一個名稱為「狗殷勤古道」,是因為尾崙山的山形像是趴著睡覺的狗,至於由那個角度來看,似乎很難端詳出來。

聽蟬鳴,看蜻蜓

旅人的行程由仰德大道上的陽明教養院站開始,沿著莊頂路前進,周遭的氛圍逐漸休閒,不到一百公尺的路程,夏日蟬鳴已經壓過了機械化的車輛聲。漫步前進,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跨足溪谷的橋樑,行經期間,彷彿穿越一面無形的高牆,路旁的菜圃、歇息的蜻蜓,將整個氣氛帶入另一種恬適境界。

旅人尚溫存遠離塵囂的愉悅,再發現安適獨立於城市之外的聚落,心情更顯悠閒,而一旁的廟埕還維持著原有的功能,眼見三五成群的農人正準備上工,在市區繁忙的腳步,來到這裡不禁放慢許多。

馬路盡頭為社區入口,一旁的英文告示牌可以看出外籍人士在社區裡應占有一定比例。進入社區前,禮貌性地與守衛點頭示意,那廂善意微笑地回應,似乎說明已熟悉穿著登山裝備來往的遊人。

沿著大樹旁的階梯往上走,尾崙水圳在這裡短暫地露出地面。再往上走,柏油馬路的盡頭,水圳隱身於路旁,每隔一段距離會有一個鐵製排水孔,俗稱水溝蓋。在興築之時,水圳大概沒想到有朝一日竟會穿上這醜陋的水泥外衣吧。

走進人家後巷?

路旁圍牆上釘著山友前輩的指示牌,不是熟門熟路的人,應該會懷疑走進的是人家的後巷,在這裡又浮出地面的水圳,也引導旅人繼續前進。而這一路也真像是人家的後巷,跨過水圳,走上階梯,就能走入私人的後院。遺留一旁的洗衣鬃刷,或許在不久之前,還陪著婆婆媽媽們在這裡聊是非呢。

離開住宅區,一側的山坡仍在耕作,這也是水圳流域上較大面積的農地。水圳在這裡隨著山勢轉了個大彎。彎道盡頭的大樹下,也是農人遮陽休息的所在,一旁的水槽雖然已經淤積,仍可看見當初先民的智慧──將流速較快的水引出到減緩水流的水槽裡,方便了居民的取水。

入山林,輕鬆行

透過林間,山下的馬路車潮逐漸增加,大概沒有多少過客會發現山腰樹林裡有著一條水圳日夜不停地流動著。隨著地形,水圳逐漸離開山下的塵囂,也將旅人的足跡帶入山林內,朝陽也被樹梢切割,樹蔭下的清涼,來自微微山風。大致沿著等高線開挖的水圳,讓旅人一路行來相當輕鬆。

一旁的小土地公廟見證水圳的歷史,也庇佑著來往行人。走過跨越溪上的公平橋,也離開了一路相伴的尾崙水圳,在踏上一連串的階梯後,對面山谷裡的大型碟型天線群轉移了旅人的目光,這裡是北台灣主要的衛星訊號接收站,古老與現代就隔著溪谷互相陪伴。

步道的出口在民宅旁,並沒有指示告訴人們這裡有著一條隱匿的水圳步道。這樣也好,或許尾崙水圳才能避免因為過度的人為介入而失去它原有的風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