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真工藝

許陳春立體刺繡 巧奪天工

許陳春立體刺繡 巧奪天工
許陳春優遊於刺繡藝術逾一甲子,手工精巧、細緻。
第27期
張新宸
從小對刺繡情有獨鍾,許陳春優遊刺繡藝術逾一甲子。繡工精美、幾可亂真的立體繡,總是讓訪客嘖嘖稱奇……

走進離鹿港天后宮不遠的「巧昕立體繡」工作坊,入口的牆面掛著各式剪裁合身、色彩亮麗的「肚兜」,吸引著年輕女性的目光。工作坊裡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立體繡」作品──從傳說中象徵吉祥的龍、鳳、麒麟,到現實生活可見的飛禽走獸,無不繡工精美、幾可亂真,總是讓訪客嘖嘖稱奇。而精緻的「三寸金蓮」則讓收藏者愛不釋手。

台灣首創立體繡的工藝家許陳春,優遊於刺繡藝術逾一甲子,手工精巧、細緻,無論是從小擅長的平面繡,或自創的立體繡,都自成一格、充滿創意,成為愛好者收藏和饋贈的熱門藝品。

情有獨鍾

邊看邊學無師自通

鹿港是傳統工藝的重鎮,1938年許陳春生於鹿港錫藝世家,是錫藝工藝家陳萬能的姊姊。許陳春從小跟著父親學會許多手工藝,卻對刺繡情有獨鍾。1951年,許陳春才十多歲,小小年紀不曾拜師學藝,無師自通地學會繡花、肚兜和三寸金蓮,她說:「因為很有興趣,所以不用人家教,那時的老人裹小腳,都自己繡鞋,我在旁邊很用心地邊看邊學,就學會了!」

因著濃厚的興趣,少女時期的許陳春不愛玩樂,利用閒暇沉醉在刺繡的樂趣中,在衣服、手帕、鞋子上繡上美麗的花朵或圖案,贏得長輩的讚美,自己也感到很有成就感。

婚後為了生計,許陳春與夫婿遷居台北做生意,但仍不忘情刺繡。「我們把店面一分為二,先生賣木工用具,我賣釣具,雖然很忙,還是會利用時間刺繡當消遣。」

兒女成年後,結束了台北的生意,夫妻倆於1993年搬到台中。這時,許陳春終於能夠專心於她鍾情的刺繡,也思考著如何突破傳統的技法,讓平面刺繡的技術提升。回娘家後,看到弟弟用錫打造的龍、鳳、麒麟等作品,啟發了她創作「立體刺繡」的念頭,開始自己摸索實驗。

揣摩、試驗

突破傳統自創立體繡

為了讓繡品具立體感,傳統刺繡通常是在圖案底下襯填棉花,繡出如「浮雕」般的效果。許陳春發現要創作寫實的立體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平面和立體差距大,難度高。許陳春頗有心得:「做傳說中的吉祥動物比較簡單,因為這些東西沒有人看過,只要做得漂亮就好了,可是要作禽鳥、孔雀、動物這些生活中常見的飛禽走獸,就不能隨便做。」

由於沒有人創作過立體繡,無法觀摩學習,許陳春只能自己細心觀察、揣摩,從平面設計、繪圖、剪裁、縫製,一次次地試驗,經常平面剪裁覺得沒問題,立體縫製時才發現大小或弧度不符,必須慢慢地體會、修正,邊做邊調整,她說:「如果沒有興趣和耐心是沒有辦法堅持下去的。」

經過不斷地嘗試與超人的耐力,一件件維妙維肖的作品從許陳春的巧手中完成。許陳春利用各種技法配合不同的布料,一針一線創作出活靈活現的作品,充分展現純熟的技藝和巧思。因為是純手工,在做的過程中會有變化,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絕對不會一樣。

許陳春曾帶著一件「雞」的作品外出,公車司機還以為她帶著活雞上車,而「火雞」更讓計程車司機當成標本呢!這些趣事,更充分印證她的「技藝超群」。

入選「工藝之家」

應邀國內外展出

弟弟陳萬能見到許陳春成功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鼓勵她參加1994年第三屆民族工藝獎比賽,以「孔雀」一舉獲得三等獎。許陳春從此更具自信,積極地創作了二十幾件大型作品,原本要在台北火車站展出,卻因立體刺繡費力耗時,每一件作品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四個月才能完成,短期內無法達到展覽所需四十多件作品而作罷。

為安置這些作品,許陳春返回故鄉鹿港定居,並積極創作參賽,應邀到各地展出、表演示範;更於1997、98年赴美國紐約、法國巴黎等地展出,跨上國際舞台;2006年作品入選工藝研究所「工藝之家」。

許陳春也時常到社區、學校或機關團體教刺繡。她說這些場合只能教一些基本的刺繡技法和簡單的平面繡,立體繡很難用言語解釋清楚,必須自己去體會,除了有濃厚的興趣,還得有一點天分。

刺繡屬於慢工出細活的工藝,要花很多時間,必須能夠犧牲休閒娛樂:「我從年輕就沒有其他娛樂,一心一意在刺繡上,樂在其中。」許陳春覺得,現在的婦女喜歡逛街、打牌、玩樂,很難有這個耐心。

返鄉成立工作坊

為傳統工藝請命

熱愛刺繡和傳統工藝的許陳春,眼看「科技產品」成為時尚,大陸廉價工藝品傾銷台灣,十分憂心台灣的傳統工藝會逐漸消失。為了不讓自己創新的立體刺繡這項技藝失傳,許陳春回鹿港後成立工作坊:「這個傳統工藝不能讓它消失,我回鹿港,就是希望藉這裡名勝古蹟的名氣,讓遊客來參觀,能夠重視這門工藝。」

雖然現在電腦刺繡很發達,和精緻細膩的手工刺繡還是無法相比。許陳春認為手工刺繡是一種珍貴的文化資產,卻因為製作費時,無法在市場上競爭,致使許多人不得不轉行,年輕人想學也很難以此維生,她說:「像我女兒也有一雙巧手,已經學了我的刺繡功夫,可是為了家計,目前無法從事這門工藝,得和我一樣,等孩子長大、沒有經濟負擔才能開始做。」她覺得這是傳統工藝日趨沒落的隱憂。

許陳春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傳統工藝,並設定長遠的規劃來維護、延續:「例如配合鹿港古鎮,規劃一個工藝村,成為一個固定的觀光景點,讓傳統工藝家進駐,在現場表演示範,才能吸引遊客,工藝家才有生存的空間。」她真誠地道出心中的願望:「傳統工藝無法量產,也不是隨處可買的東西,只有多曝光,讓很多人知道,年輕人想要來學,才能流傳下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人民幣會不會貶值?
近日,中國官方發表聲明,對有媒體報導人民幣近期貶值的說法予以反駁。專家分析,人民幣貶值將導致中國內需更疲弱、公司負債加重、資金大量外流,…
伊藤篤臣三年圓夢 把「阿里山咖啡」賣到全世界
2012年伊藤篤臣在台灣創立「Alisan Coffee」阿里山咖啡品牌。葉俊宏攝影 35歲的伊藤篤臣,…
潔西吾友
炎夏已經蠢蠢欲動了。在我打開衣櫃,開始整理熨燙一件件麻紗衣裳時,這些摸起來有點粗粗的布料,讓我想到了一位朋友。我感覺她的生命質地就像麻布:…
不念舊惡化解痛苦 帶來健康人生
在《聖經‧路加福音》中記載,當羅馬士兵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時,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我們總是會質疑這種強調…
西左再次荼毒世界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曾說,人類所有的災難都來自歐洲大陸。這種論斷當然有其根據:…
阿麟師樂當「瘋子」 用善念推廣安心蝦
位於高雄市西北邊的湖內區鄰近台南市,早期為濱海沙洲之地帶,土地鬆軟富鹽質,利於開墾為養殖魚塭。演變至今,湖內區已有將近98%…
許效舜: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
  歌曲〈小丑〉是這樣唱的:「掌聲在歡呼之中響起,眼淚已湧在笑容裡。啟幕時歡樂送到你眼前,落幕時孤獨留給自己。是多少磨練,和多少眼淚,…
山水米 締造多項第一名紀錄
創立於1979年的泉順食品企業,董事長李東朝與總經理葉淑蕙以現代化的經營方式,隨時觀察社會脈動,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由於能夠洞燭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