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職涯瞭望台

請教別人,但不要依賴別人

「請教別人」是個好習慣,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請教別人」跟「把責任推給別人」混為一談。
Getty Images
第32期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俗諺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句話雖然明顯是在揶揄(而且我自己顯然就是該被這句話消遣的對象),但是它也揭露一個職場真理,那就是:絕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被別人請教,而且喜歡自己的意見受到別人重視。

對於職場新鮮人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比起「不停向別人吹噓自己的豐功偉業」,可能一個善於請教別人,並讓別人覺得「孺子可教」的年輕人,更能讓別人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

請教別人前,先做好功課

雖然說「請教別人」是個好習慣,但是對於年輕人而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請教別人」跟「把責任推給別人」混為一談。否則一旦別人發現「給你意見」變成「被你依賴」的同義詞,很快大家就會紛紛以「沒時間」、「有事情」為藉口,來迴避你的提問。

舉例而言,如果你是為了一件正在推動中的工作,而想請教你的上司或前輩,最好的請教時機是在你已經做過準備功課,有了一些草案構想,但是還沒有明確定見的時候。這時候你可以請教別人,請他們針對已經成形的草案構想,給你一些建議、經驗、或其他可能方向。

不要在一開始沒有想法,也沒有研究過資料的時候,就去請教別人。這不只造成別人必須「從頭教起」的負擔,也等於是「無償要別人替自己做事」──把自己原先應當承擔的蒐集資料、研究、構想及規劃等責任都推給別人。如果對方是你的上司,這更是完全搞錯對方跟你的上下指揮關係。

也不要在你已經有了定見以後,才為了「做做樣子」而去請教別人。如果你請教了上司或前輩,事後卻讓別人覺得自己的意見絲毫不受重視,這只會造成反效果。相反地,如果你能夠在最後的定案當中,讓別人清楚看到自己的意見受到重視與產生影響,這不只有利於你的人際關係,更有助你在繼續推動工作時得到充分支持。

一言以蔽之,在請教別人時,要盡量減少別人提供意見的成本,而盡量提高別人提供意見的效益。

責任仍在自己

要特別注意的是:不管別人給了自己怎樣的意見,以及自己採納了哪些意見,事情最後的成敗責任仍然在於自己。

如果事情最後進行得不順利,絕對不要抱怨:「我所以這樣做,都是因為某某人跟我說可以這樣做。」只有一個人該負責任,那就是自己,別人提供意見,不是為了讓我們卸責。

反過來,如果事情做得好,絕對不要忘記向那些提供建議的人好好地道謝。「適時感謝別人」雖然經常只是「舉手之勞,惠而不費」,長期下來,保證是個非常值得的投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