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鄧麗華押花 創造自然永恆之美

鄧麗華的作品「阿里山古道」以枯枝落葉淋漓盡致表現出古道的層次。
鄧麗華的作品「阿里山古道」以枯枝落葉淋漓盡致表現出古道的層次。
岳翔雲
第41期
岳翔雲

年少時,是否曾經撿拾飄落的楓葉壓在書裡,做成書籤?或者在驪歌輕唱時,以鳳凰花製成蝴蝶,夾在卡片裡送給同學?其實,「押花」早就在我們生活記憶中……

2009年6月14日,彰化市華陽市場成立「華陽社區婦女學苑」,提供民眾多功能的學習場所,當天的重頭戲便是舉辦鄧麗華老師的「押花和麗乾花聯展」。

遠看似幅畫近看是草花

許多人觀賞後總忍不住想好奇地觸摸一下;有人一時間難以置信,不免懷疑:真的是用「花草」畫成的嗎?

不用懷疑!「遠看似幅畫、近看是草花」,每一幅押花畫就是這麼令人嘖嘖稱奇。

鄧麗華表示:「睜大眼睛仔細看就是欣賞押花畫的第一步,這也是押花的魅力與吸引人之處。」

目前於彰化社區大學教授押花的鄧麗華老師,年幼時生長於鄉下,對大自然、花草植物充滿興趣,經常與小朋友利用花草來辦家家酒。然而,那份大自然帶來的悸動,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淡忘。

直到十多年前,因為偶然的機緣接觸押花名師高鳳禧的作品,對於身邊習以為常的花花草草,竟能創作出一幅幅動人藝術品還能永久保存,鄧麗華驚訝之餘也深受感動,決定北上拜師學藝。

從沒接觸過押花的鄧麗華,在高鳳禧的啟蒙下逐漸認識押花創作的特性,也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那麼一點點藝術天分,於是在先生的鼓勵下一頭栽進押花藝術的天地中。

花草是畫筆大自然是調色盤

鄧麗華表示,會走入押花藝術,實在是感動於那份自然而又永恆的美。各式各樣的花材就是畫筆,整個大自然就是調色盤,讓人盡情揮灑。鄧麗華認為,不是科班出身沒關係,只要用心觀賞大自然,就能體會萬物生長的奧妙與千變萬化,從中得到感動以及創作靈感。

花、草、枯葉等唾手可得的素材,便在鄧麗華的巧手下,重新組合成風景、靜物、人物,讓花花草草以另一種美麗之姿延續生命。

展場上的「甘第亞漁村一隅」引起眾人的矚目,這是鄧麗華2008年底第一次參加比賽就獲得「日本押花創造展」特選的作品。

鄧麗華娓娓道出創作的原由:「在瑞士旅遊時,無意間發現這個小漁村的老街寧靜又有生命力,如同一幅世界名畫呈現在眼前,那種剎那間的感動令人難以忘懷!」由於再度造訪的機會很小了,鄧麗華決定要留住這美麗的記憶。

巧思妙手斑駁歲月悄然入畫

回台灣之後,對於如何才能把建築物歷經歲月後的斑駁呈現出來,讓她傷透腦筋。後來,鄧麗華選擇了白千層樹皮做為牆壁素材,自然的紋路與深淺的光影效果,搭配右上角牆壁上攀藤的細根,渾然天成的斑駁意境,讓人彷彿真的看到歲月的痕跡。至於左上角的小白花與生機盎然的盆栽,鄧麗華說,那是老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展現。

原本這幅創作預計需要兩年的時間來完成,可是當靈感一來也找到素材時,鄧麗華每天超過12小時不斷地工作,大約經過一個多月,終於完成心目中的畫作。由於創作時歷程的美妙與結局的圓滿,因此鄧麗華決定以此做為第一次參賽的作品。

另一幅「鹿鳴居」表現的則是鹿港在地古蹟特色。「當我要拍照時,正好有位小女孩在玩耍,我就請她走開一下讓我拍照。想不到小女孩竟俏皮地說:『你拍甚麼?等一下要讓我看!』」

這句話觸動了鄧麗華對父母的懷念與兒時的記憶,因此作品中除了主體建築的呈現外,當年的「三輪車」與「人力拖車」也同時進入畫中。

「車上的小花是獻給父母的祝福與感恩。」鄧麗華也很感謝小女孩激起她創作的靈感。

展場上一件件的創作,都是鄧麗華精心構思後,從大自然取材,以植物的原本色彩入畫,讓「自然表現自然」。儘管素材只是路邊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但就是因為自然,讓她的創作與眾不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巧思」,也許就是鄧麗華的心情寫照。

選材是喜悅的開始創作是美麗的延續

鄧麗華表示,押花創作不同於繪畫有畫筆、水彩,隨手一揮即可成就一幅創作。押花畫需要尋找素材,先做「押花」動作來保存素材,然後從「零零亂亂」的素材中選擇適合表達畫作意境的材料。不過,也因為這樣,整個創作過程充滿了樂趣。例如:尋找材料時,在芬多精的森林裡享受洗禮;在培育花草中,享受拈花惹草之樂;在製作乾燥押花素材時,沉浸在花香的氛圍中……

「押花畫的特別之處,就是過程中無時無刻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的樂趣;最終也最令人喜悅的,則是留住了花葉的永恆之美。」鄧麗華喜形於色地訴說押花之樂,似乎也同時呼喚著:「不要猶豫,現在就加入押花行列吧!」

一直跟著鄧麗華學習押花的楊雅晴表示,自家有個大花園,美麗的花兒雖然賞心悅目,可是總有那麼一份留不住的遺憾。直到接觸押花之後,驚喜於美麗花朵也能化作永恆記憶,於是先生負責栽花,她負責摘花、押花,一起將美麗留住。喜愛自然生活的楊雅晴說,押花是他們「最甜蜜的負擔」。

接觸押花是幸運投入是幸福

鄧麗華因為押花認識了很多愛花人,彼此找到了共同興趣而成為好友。很多朋友捨不得把節日慶典的美麗花朵捨棄,將花材提供給她;還有一位養蘭業者,也因為欣賞她的作品而長期提供蘭花。

長期接送鄧麗華往返台中、彰化上課的先生王條明說:「因為押花,我們一起爬山、散步,除了欣賞大自然之美,也有共同話題。押花給我們夫妻生活增添許多情趣,這也是當初意想不到的。」

鄧麗華感謝先生的支持,讓她無後顧之憂地創作,更感謝朋友的鼓勵讓她推廣押花藝術。鄧麗華真誠地表示:「能踏入花草世界,是一件幸運、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珍惜與分享推廣路上不寂寞

因為珍惜、因為每一幅創作都有她的心情故事,鄧麗華一直把自己的創作視為寶貝,捨不得「出賣」。後來台明將公司總經理林肇睢鼓勵她將作品與大眾分享,讓原本「敝帚自珍」的她逐漸突破心防,在愛好者的「拜託」下「割愛」作品。一位朋友在收藏了「維多利亞捧花」作品後表示「這以後就是我們家的傳家之寶」,讓鄧麗華感動不已,也才體會到自己的割捨竟能換來如此多的喜悅與讚賞。

喜歡藝術也擅於繪畫的「日初雲來渡假莊園」莊主曾鏘賢,收藏許多鄧麗華的押花作品來裝飾莊園,他認為鄧麗華跳脫一般工藝手法,以天然媒材來創作,純樸自然的藝術作品,到哪裡都能令人感動。

從門外漢到忘我的投入,鄧麗華期待愛花人一起進入繽紛的花花世界,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幸福與驚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