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虛擬企業

大媒體小故事

第41期
陳彥宏

2. 利弊互見

 

「新榮先生,歡迎回家!」燈光慢慢轉亮,大廳裡的10尺魚缸裡,紅龍正凶猛地捕食小魚。一進門,聽到熟悉的電腦管家的聲音,新榮整個人才鬆了下來。新榮就住在東科媒體集團大樓的地下5樓,雖然沒有風景可看,但這個年代已經沒有人在看風景了,家家戶戶的螢幕都已經比窗戶還大了,螢幕的風景桌布還能隨時更換。

「新榮先生,您要觀看今日新聞beta版嗎?」

「好,我只要看最近6小時之內發生的新聞。」新榮邊說,邊把手機丟到Surface 2.0上傳輸資料。

牆上的魚缸漸漸暗了下來,出現東科新聞充滿科技感的開場動畫。原來偌大的魚缸竟只是螢幕的一部份,而裡面栩栩如生的魚和水草都是電腦虛擬的。

「各位觀眾您好,歡迎收看7月1日的東科新聞。首先是新聞提要……」

新榮拿了個法國麵包,像老鷹一樣地盯著螢幕,邊啃著結實的麵包。

「中國東北又發現萬人塚,屍骸疑似被強酸浸蝕,無法確定年代……」

「專題小組在做甚麼呀,明明知道萬人塚在其他省也有,怎麼不派記者去查呢?查來查去都在東北。」新榮在心中嘀咕著。

「台灣推行12年國教,學生程度參差不齊,不利大學教育……」

「那個字唸ㄘ啦,電腦主播怎麼唸ㄔㄞ?早就叫翠英去提高發音正確度,她還沒輸入破音字典嗎?」

「主播連著兩天都穿黑色套裝,髮型也沒變,實在太單調了。換衣服又不用錢,要多做幾套……」新榮又看了主播一眼:「哎呀,把Cindy的臉也複製上去吧。不知道電腦主播上線之後,觀眾多久會發現呢?希望我們的3D動畫能做到天衣無縫,像個真的Cindy一樣。我可是和董事長和副總裁賭,要超過三天才會有觀眾發現。」

一段不到一分鐘的新聞提要,新榮就挑出了5個問題點。與其說他在看新聞,不如說他是在雞蛋裡挑骨頭。

10分鐘的時間,新榮配著豆漿把一整條法國麵包給啃完,新聞也剛好結束,開始播昨天看到一半的新聞專題。

「還真準時,看來依使用者習慣製作新聞長度的功能運作正常。」

「管家!」

「新榮先生請吩咐。」

「call翠英。」

「已撥號,請稍待接通。」

「總經理又看到甚麼要改的地方了嗎?」翠英像是在等著這通電話,一接起來就直接問。

「翠英,幾個問題我剛寄到妳信箱,重要的直接和妳提一下。我們的電腦主播下個月就要上線了,主播的發音要再正確,我們才剛開台,又把我們的技術講得天花亂墜的,出任何差錯都會被友台放在顯微鏡下檢驗,不要再鬧笑話了!主播的樣式弄多一點,要每天都要讓人感到耳目一新,不能讓觀眾覺得前幾天看過,把Cindy的臉也做上去,下個月上線要讓觀眾看不出真假,慢慢有人懷疑,讓我們成為話題焦點,提高我們的知名度。」

「好,我馬上把程式修改修改。總經理早點休息,少看點節目。」

「別說笑了,虛擬主播就要上線了,不看能行嗎?明天早上我再帶咖啡、蛋餅去公司給妳當早餐。拜拜。」電腦管家一聽到拜拜兩個字,就俐落地把電話掛斷了。

「管家!」

「新榮先生請咐吩。」

「把今年第二季的營運圖表叫出來。」

「已顯示2013年第二季營運圖表。」

身為資通部門的總經理,新榮具有取得一切資料的權限,甚至能調閱所有經過集團主機的通訊。

「點擊率、每日固定收看人數、廣告收入、滿意度、記者數量、新聞量、頻寬費用、市場占有率,嗯……怎麼和第一季一樣維持平盤?還好這些是內部資訊,不然友台記者知到就糗了。電視台開播之後最好能把這些數字拉抬起來。獨家新聞的數量呢?管家?」

「已為您放到最前面。」

「螢幕總是不夠大,早知道就買那台和整面牆一樣大的螢幕。」新榮在心中嘀咕著。

「獨家報導的數量增加了,可是平均起來每個記者的獨家數量卻降低了一半。是別人抄我們新聞,還是我們抄別人新聞,還是怎麼一回事呢?」

「新榮先生,如果您要使用分析功能,請將我升級到商務版。每年只要……」

「停!」新榮一聽到廣告,就露出不悅的表情打斷電腦管家。每次聽到升級廣告,新榮心裡就響起《司馬季主論卜》裡的一句話:「人,靈於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於物乎?」

「妳是我的工具,可不能取代我的大腦。妳再怎麼利用現有的數字分析,也不會知道數字產生的原因。」雖然電腦管家不會懂,但新榮還是忍不住說起教來。

新榮突然想到了甚麼,心裡一震:「最早以前,宗教給人們宇宙的真理;後來是科學提供人們宇宙的真理,人們信仰起科學來了;現在人們盲信媒體,好像媒體就是真理。人們只是在腦海裡反映從媒體看到、聽到的東西,越來越沒在思考了。以前人家說媒體是民眾的耳目,現在已經變成民眾的大腦了。我們運用這些高科技辦媒體,到底給人們帶來甚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