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7月21日簽署一項法案,正式承認150年前開始對華裔移民的迫害並致歉,這項對華裔移民致歉的法案從此成為加州法令,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提案的州眾議員方文忠(Paul Fang)表示,通過此案有重大象徵意義,未來他將和國會議員合作,要求美國政府正式對1882年通過歧視華人的「排華法案」道歉。
阿諾簽署法案 終結華裔移民百餘年積鬱
在加州華裔州眾議員方文忠的提案下,阿諾州長已經簽署編號為ACR42的法案,對當年遠渡重洋到加州的華人移民所經歷的迫害正式道歉,並承認華人對加州的貢獻。ACR42法案,是Assembly Concurrent Resolution 42的縮寫,意指州的參眾兩院的第42號共同決議文。
此項道歉法令,是對華裔移民的不公平待遇做一項歷史性的總結。對華裔而言,政府的正式道歉將可解除百餘年來的心理積鬱,迎向更正面的社會生活。
方文忠在聲明中表示,在加州淘金熱時代,華裔移民修建了80%的西部鐵路。他們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修路,冒著生命危險使用手工工具在懸崖安裝炸藥。華人在加州也開發了大片的土地,建成了三角洲的防洪堤壩,並種植了土豆、洋蔥和蘆筍等農作。
聲明寫道,制定法律的人士挑起了種族歧視。其不公正的法律包括:在1870年前,強迫華人支付國外礦稅;在1943年之前,拒絕給予華人公民資格;在1946年前,禁止華人購屋,擁有自己的物業;在1948年前,禁止與自己選擇的人結婚等。
早期華人移民主要集中加州,排華法案即是透過加州政府在國會運作才得以通過。方文忠強調,這項正式的道歉不僅對加州華人有特殊意義,也彰顯當今的美國對不同族裔所採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
華人早期在美境遇 血淚斑斑
其實早在1815年,加州就有中國移民紀錄,但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國移民潮始於1848年加州的淘金熱,當時美國被視為金山,這批移民大多在鐵路和礦區工作。1870年代美國遭遇嚴重經濟大蕭條,由於華人願接受較低工資的工作,美國勞工團體蔑稱華人勞工為「廉價奴工」,助長美國社會反華情緒。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暫停接受中國新移民10年、並禁止已居住在美國的華人享有公民權。
「排華法案」排華長達61年之久,直至1943年二戰期間中美結為同盟才廢除。期間超過17.5萬想移民到美的華人被監禁在舊金山灣區的天使島;從1849年到1906年,美國中西部250多個城鎮上萬華人被強制趕出家園;華裔移民必須整天攜帶身分證,以證明合法的居留身分。中國人往往因為當局審查移民文件真偽而被拘留收容,從幾天、幾週,到幾月甚至幾年的大有人在。這段歷史正是華人的移民血淚史。
公開道歉 族裔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今日遲來的道歉,還早期華人移民一個公道。事實上,加州和聯邦政府不乏對過去的歷史錯誤公開道歉的例子。
諸如1988年,國會就二戰期間關押日裔美國人在拘留營一事向日裔社區公開正式道歉,並向倖存者作出賠償;1993年,聯邦政府為推翻夏威夷王國而向夏威夷土著社區道歉;今年6月,康州成為全國第7個向非裔道歉的州。此前,阿拉巴馬州、佛州、馬利蘭州、新澤西州、北卡州和弗州等已分別就歷史上的蓄奴制向非裔社區作出公開道歉。
方文忠表示,道歉提案既具有象徵意義,也有可比性。「關鍵是通過這個道歉提案,讓美國的各個族裔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方文忠還指出,如今終於透過法律程序先由加州政府表達道歉,未來將進一步結合國會的亞裔議員要求聯邦政府也必須對當年制訂排華法案,向全美華人致歉。鑒於歐巴馬總統任命華裔的駱家輝與朱棣文出任商務和能源部長,他認為過關機會很大。
隨著民權的成熟與進展,美國社會的華人現今已經不再有當年先人被歧視的感受,但是透過立法程序要求加州和聯邦政府道歉,將會登錄於歷史教科書中,有助於後代經由正式管道認識華人在美奮鬥的艱辛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