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天氣炎熱如暑,選了一個比較涼爽的週末假期,前往彰化縣溪湖鎮探訪久違的好友。為盡地主之誼,朋友帶領我們前往已經不再產糖、轉型為休閒園區的溪湖糖廠。
車子從車水馬龍的台19線轉進糖廠大門,空曠的園區除了幾棟高大的建築物,舉目所見盡是綠意盎然的林木。遊客悠閒地在林間漫步,一列火車停放在左邊的空地上,小朋友們好奇地爬進火車頭裡一探究竟,大人則尋找最佳角度拍照留念。
彩繪小火車,滿載歡樂
帶著輕鬆的心情,我們很快地融入閒適的氛圍中,忽然聽到「噹、噹」的聲音,一列滿載遊客的彩繪蒸氣小火車正通過廠區內的平交道駛出糖廠,車上的小朋友興奮地向路人揮手道別。望著停駛30年的「台糖五分車」伴隨嗚、嗚的汽笛聲漸行漸遠,我們也躍躍欲試。
循著指示牌前往隱身於林蔭深處的五分車站,這座興建於1921年的木構建築,目前是彰化縣歷史十景之一,也是縣內最古老的五分車站,至今仍保持興建時的原貌。小火車月台旁的樹林下,設置許多座椅,還有一排以木造車廂改裝的休息亭,外觀別緻。坐在裡頭休息很有安全感,即使下雨了也不用擔心。
在舊車廂改造的售票亭買了車票,看看時間,距下班車還有一個小時,朋友建議先去參觀製糖廠。
文物館,展現糖業文化
這座由鹿港仕紳辜顯榮於1919年創辦,曾是全台產量最高的製糖廠,斑駁的外牆刻畫著歷史的痕跡,高聳的巨大煙囪雖不再冒煙,至今依然是溪湖小鎮的地標。工廠入口的大銀幕播放著過去糖廠製糖的紀錄片,詳細地介紹每一個生產線與設備的功能及製糖的流程,讓遊客在瀏覽廠內設施時,藉由瞭解這些機器的運作,想像當年運轉時的忙碌與風光。
廠內直徑4公尺的巨大齒輪、氣電共生的發電機、二樓和三樓上高大的煮糖蒸發槽,依稀傾訴由日據時代到光復初期,曾經擔負台灣重要經濟命脈的蔗糖產業,竟因時代變遷遭遇停產的無奈。
「溪湖糖廠文物館」陳列早期的糖業鐵道用品及各種文物,每隔一段時間會更新一次展覽主題,讓遊客瞭解曾在台灣中南部地區風光數十載的糖業文化。
飽覽田園風情,感受人情味
走出文物館,「再過5分鐘小火車就要開了!」的廣播,催促我們加緊腳步回到車站,剪票進入月台,小火車已經由蒸氣車頭調換為柴油車頭,等待遊客上車。
只聽得一聲汽笛響起,火車緩緩啟動,在站務人員揮手道別中駛出溪湖市區,一片綠油油的鄉村美景盡收眼底,悠閒地享受習習清風,十分愜意。解說員戲稱我們是搭乘「田僑仔ㄟ蹦蹦車巡田水」,她生動地介紹糖廠的歷史和沿途栽植的農產品,並大力推薦溪湖特產──羊肉爐和葡萄。
火車行至一個沒有站牌和月台的「濁水站」,準備折返糖廠。當地除了簡易的洗手間,還有一個農民組成的小小市集販售飲料、零食和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利用短短10分鐘遊客下車休息時間招攬生意。
來回行程7公里,約一小時的「五分車」之旅,除了飽覽田園風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地居民的友善與熱情。不管是等平交道的騎士或在農田裡工作的農夫,只要看到火車來到,都會親切地向乘客揮手致意,而乘客也會高興地揮手回應,那一刻,互不相識的陌生人竟像是老朋友般打招呼,現實社會已逐漸消失的人情味,讓人打從心底溫暖起來。
台糖小火車的軌距只有76.2公分,剛好是國際標準143.5公分的一半,而台語的一半就是五分,於是民眾暱稱其為「五分仔車」。
曾在彰化平原奔馳55年的溪湖糖廠小火車,早期曾是運輸甘蔗與旅客的重要交通工具,30年前因公路興起而停駛。2002年,溪湖糖廠為振興觀光產業,特別挑選了十節運輸甘蔗的「黑台仔車」,改裝成觀光彩繪小火車,於週休及國定假日定時發車,為地方帶進觀光人潮。特別的是,上、下午各有一班「蒸氣火車」,讓遊客體驗「懷舊之旅」。
現擠鮮奶做的冰品,好吃
回到糖廠已是飢腸轆轆,我們來到園區內一家由日據時代「製糖會社高級招待所」改裝的餐廳,除了排餐和火鍋,還有自助式Buffet可以享用。餐廳內沒有吵雜的音樂,客人可以輕鬆用餐聊天,餐廳外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花木造景,樹蔭下設置許多咖啡座,餐罷在此小憩片刻也是一種享受。
有人說,來到糖廠不吃冰會覺得對不起自己,我們不能免俗地光顧了「冰品福利社」,品嚐採用台糖自營牧場現擠鮮奶製造的各式冰品。含有濃濃奶香的「紅豆牛奶冰淇淋」真是好吃,讓人禁不住豎起大拇指:「一級棒哩!」
「糖廠冰品」已經成為各地觀光糖廠的招牌商品。溪湖糖廠的冰品福利社,從早期以櫃檯點餐式改成小型賣場式經營,已成為遊客必到的「景點」,每逢假日午後,購買冰品的客人不斷湧入,福利社外的座位人潮爆滿,非常熱鬧。意猶未盡還可用福利社提供的保麗龍盒買回家與家人分享呢!
溪湖糖廠幅員廣闊,是一個開放式空間,入園參觀不需門票,除了參觀廠區、乘坐五分車、吃冰外,還設有烤肉區。在幽靜的林間小道散心可以放鬆心情、紓解壓力,小朋友在寬闊的園區自由跑跳十分安全,是一處適合全家半日遊或一日遊的園區,不僅吸引外地遊客,也是小鎮居民最佳休憩場所。
朋友說,小鎮的田園會因不同季節而呈現不同的景致,臨別時,我們相約冬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