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來自何人?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在10月9日刊登一篇相當值得省思的評論文章,題為〈黃金週掩蓋了居民消費的疲弱〉。
該文首先指出,「黃金週似乎對擴大消費有積極的作用。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火爆掩蓋了中國居民消費依然疲弱的事實。不能僅僅憑藉黃金週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大幅增長,就認定居民消費狀況很樂觀,就得出黃金週有利於擴大消費、甚至中國消費不足被誇大的結論。」
該文分析,外界經常討論的「中國消費不足」是指一般百姓居民的消費不足。因為中國一般百姓由於收入偏低,沒有太多的餘錢可用作額外消費;加上大環境的高失業狀態,使得許多百姓並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更難以期待他們能有充裕的可支配收入。
並且,所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數據,其實還包含著銷售給「政府」和「企業」的消費品金額。而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在今年二季度的報告中指出,政府與企業合起來便占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當中的66%。換言之,居民消費僅有34%,依然處於低迷狀態。因此,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數字的解讀,不能只是盲目地從「總金額」數字來看,而要更細緻地查探這份數字當中的政府、企業與民間組成比例。
黃金週真的有「黃金」?
此外,文章中也引述多項統計數據指出,目前中國境內經濟仍延續著過去「國富民窮」、「高投資低消費」的兩大特徵。因此,高投資也很可能意味著社會消費品多數是流入企業當中,而非一般百姓。並且,「據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的測算,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5.9%,但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不到9%。」顯示居民消費依然處於不足狀態。
該文最後也做出相當中肯而剴切的建言,政府「不能從黃金週期間社會品零售額的數據就武斷地得出黃金週會有力拉動消費的結論,因為即使通過放長假拉動了居民的額外消費也相當於竭澤而漁,未來需要通過做大『收入』大餅、增加居民收入來拉動消費,而不是把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從銀行裡趕出來增加消費。」
其實,不必媒體或政府機關贅言甚麼,相信身在中國的民眾親身的感受是最真實而鮮明的證據。
眾所周知,真正觀察經濟是否復甦、好轉,光看GDP數字是不夠準確的(因為可能是政府扔錢救市的短期藥效反應,也涉及中共各級政府GDP數字造假等問題),還得兼顧實際就業狀況(失業率)、國民所得、可支配所得(即稅後所得)以及實際消費結構情況等因素,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研判。
然而,這回中共官方透過各媒體與政府單位積極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新高」的大菜,但卻避談這份數據背後的政府、企業與民間消費結構比例分布,也未提及究竟是哪些人去做了這些消費等細節,因此外界也對此解讀認為中共再度「報喜不報憂」、「營造形勢一片大好」的成分居多,而非真正找到改善經濟與國民所得收入與消費生活的良方。
十一後,中國未來大預測
此外,中共在中國土地上建政60年,全球對此都甚為關注。美國《時代》雜誌日前邀請在中國社科院訪問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撰文,簡要回顧中共建政60年的歷史。
沈大偉分析中國的未來局勢時,指出部分中國的史學家認為中國目前已經出現多項朝代衰亡的徵兆,諸如:政府貪腐嚴重、社會民心不滿(特別以都市外地區為最)、中共獨裁政體帶來諸多弊病、以及國家窮兵黷武衍生不良影響。
文中也提及,多位當代中國研究專家也紛紛分析,目前的中共政權已經相當脆弱,並且整個國家政治體系已經過度僵化,難以自我革新來因應社會與民心的變遷。同時,國際上許多經濟學家對於中國近年來的高經濟成長局勢究竟還能維持多久,也感到相當質疑。
沈大偉個人雖認為,中國經歷60年來的動盪與各種國內外變局、應已有某種程度的調適與應變能力。但他的結語是:「中國仍將持續是個充滿複雜與矛盾的國家,所有的中國觀察家與中國人都將難以準確預測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