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角度:蘭花產業對台灣的真正貢獻

2010年世界花卉博覽會將在台北舉行。
賴永隆
第49期
鄭少凡

台灣大學園藝系名譽教授李哖,是台灣學術界研究蝴蝶蘭的前輩之一,更是2010年世界花卉博覽會在台北舉行的主要推手。已經退下教職的李哖教授,回首台灣蘭花產業十幾年來的歷程時表示,蘭花產業對台灣最大的貢獻不在於外銷的出口金額,而在於穩定台灣農村的正面價值。

 

台灣蘭業造福了台灣農村

 

雖然比起台灣其他明星產業,如電子業等,蘭花的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量的比例有限,但是蘭花產業卻帶動了台灣其他的農業,給農村帶來了活力,活絡了社會的經濟運作,製造了不少就業機會,讓台灣農村許多基層農民,可以藉由栽培蘭花種苗、培育蘭花等等工作來獲取收入,也維持了農村安定。 

 

「這個產業養活了不少農村的婦女,讓農村一些人有就業的機會,她去做組織培養、她去種蘭花,所以固定有一定的薪水。否則水稻不收成、稻子沒賣出去,錢從哪裡來?所以要講蝴蝶蘭的貢獻,外銷那部分對國家GDP來講是比較少,但是它養活了農村中下階層的人、解決了就業問題。」李哖教授認為這才是蘭業真正的貢獻。

 

李哖認為蘭花業分散在農村才能使許多農村的婦女有機會就業。目前政府在政策上顯然偏向蘭花業種苗公司是集中在某一區內發展,但產業集中的結果,會使肩負照料家庭責任的農村婦女無法前往就業。

 

「假如說蘭業只是大公司,只有三家,我問你,這些農村的婦女會坐著計程車、火車,再轉車到你公司來賺錢嗎?小孩在家怎麼照顧?」

 

時間拉長來看,這些投入蘭界的的農民子女慢慢長大,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回鄉再投入經營,不僅使蘭花事業有所傳承,同時為農村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李哖認為,蘭界對台灣的貢獻就在於造福農村。

 

我國的優勢在於「台灣精神」

 

面對荷蘭蘭業攻占了全球市場,台灣蘭界如何面對挑戰,走出屬於自己的蘭產之路?李哖強調產業技術、制度的提升是必須的,但除此之外,台灣蘭業要有「當老大」的野心!雖然目前還做不到,但要以頂尖自許,而且台灣人還有一個外國人沒有的長處,那就是勤儉、努力不懈、腳踏實地的苦幹,李哖稱之為「台灣精神」,尤為體現在上一代的台灣人身上。

 

「我們台灣人太勤勞了,像別的國家的人覺得太辛苦就不要了,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客觀環境就逼著你要這樣,這就是台灣精神。因為當初移民的時候都是很苦的人移到這裡來,所以已經有這樣勤儉的習慣。」

 

需培養懂農業技術的貿易人才

 

雖然台灣蘭業的種源優勢已被荷蘭人蒐集了許多,而且荷蘭花卉業早在半世紀前就布局了大部分的全球市場,比較起來,台灣的花卉產業走向世界的時間仍然太短。可是以台灣蘭花產業發展累積的經驗,加上勤奮的台灣精神,必然能促使蘭業漸漸在世界立足。現在所欠缺的,是年輕一輩的貿易人才。

 

李哖強調,在蘭業需要的貿易人才必須具備農業技術的相關背景,而不單有貿易知識,因為若不熟知農業產業技術,就無法深入地進行農產相關貿易,蘭花也是如此。「現在的子女英文的訓練都還可以,都有見過世面,可以去培養一些貿易人才。但這個貿易人才絕對不是學經濟的、學社會科學的,你不懂這個行業,你不懂植物,你怎麼做貿易?這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的事情。」

 

李哖低調地稱自己已經退休了,近年來不太碰觸蘭產,但仍然在花卉的領域中投入自己的努力。目前李哖為「七星環境綠化基金會」的執行長,正在推動「台北花園城市綠化志工培訓」,希望藉由踏實的努力,培養出更多的花卉愛好者,把台北變成一座花園城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