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到吱吱叫的1月份,應該是薑母鴨、羊肉爐跟麻辣鍋當道的季節,誰要吃冷颼颼的涼麵?這也沒錯,在寒流來襲的時節,要不是誤了吃飯時間,也不會有發現到好吃涼麵的「意外」。
那是家位於文湖線上,葫洲站出口旁小巷子裡,門口有旗子寫著涼麵味噌湯的小店,店內陳設再簡單不過。要跨進門之前確實有點猶豫,畢竟因為不新鮮麵條或者被雙氧水「加料」吃壞肚子的教訓實在太多,讓我對於大部分的涼麵都沒有期待。或許是因為如此,所以看到用白淨瓷盤送來的涼麵,心裡居然有一點小感動,居然沒有用塑膠盤或保麗龍盤盛裝。雖然只是區區的35元涼麵,可以感受店家對客人用餐的尊重心意。
仔細端詳麵條,這麵條跟一般常用的油麵不一樣,這麵條顏色比油麵顏色還要重一點,有一點捲,有點像日本一些拉麵店會用的捲麵。這可讓我興趣大增,這可能是在麵團裡加入雞蛋然後揉製的手工生麵,這種生麵十分費工,不僅煮的時間要控制得很好,而且不能久放,成本很高。類似的麵條在日本的幾家講究的拉麵店有品嚐過,不過吃涼麵還是第一次。
台式麵醬聞起來有芬芳的芝麻香氣,但是並不像一般坊間的濃郁黏稠,而且用還不錯的醬油跟味淋去調味,我猜想是因為麵條品質佳的關係,所以店家有刻意不讓醬汁過度蓋過麵條的用意。
正因為如此講究平衡,這麵一入口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先是淡淡微鹹甜的芝麻香氣,麵條隨著咀嚼並不會馬上軟糊,而是在口裡有彈性地釋放麵條的香氣。適切恰如其分的醬汁讓這麵條像芭蕾舞的小品令人驚喜且餘韻猶存,既不猛烈衝撞味蕾,也不會像煙花稍縱即逝。這真是很愉快的味覺,讓我不禁歡呼了起來。
而配麵的味噌湯,也是點了之後才用店家自己熬的柴魚高湯下去煮。味噌或許中等,但是新鮮現煮,就是跟一大鍋持續加熱的不一樣,喝了不會發酸,喉頭還有淡淡的柴魚香氣。
怎麼都沒想到一個大銅板的價格可以有這麼驚人的品質,而且還是一般不太講究的涼麵。老闆年紀不大,但是有點龜毛,麵條不會一次煮太多,因為怕放久了會變質,就算得重複煮麵跟拌涼也不以為苦。每一碗涼麵,都得按照程序處理,完全沒有「一把麵一瓢醬」那一套。每一碗麵一定要擺得方方整整,每一碗湯一定要在煮滾的時後才放豆腐,堅持一定得這樣才會好吃。
沒想到無意中的一小盤涼麵,讓我見識了對待食物跟用餐人的誠心。原來並不是上餐廳或吃高檔料理才能領受這樣的品質跟對待,我真是好好地上了一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