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職涯瞭望台

職涯規劃六步驟:只有你能創造自己旅程的價值

你的職涯之旅像是自己一個人的自助旅行,需要自己決定旅行的目的與方向,自己規劃旅行的方式與時程。
Getty Images
第29期
劉孟奇

在前面一系列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職涯規劃六步驟的前五個步驟。在這一期專欄文章中,我們要來討論最後一個步驟:評估與反思。

職涯之旅就如同一個人的自助旅行

為甚麼要評估與反思?評估與反思甚麼?這麼說好了,你的職涯發展就如同一趟旅程一般;就算你還在學校,你其實也已經在這趟旅程之中。而在現代多變化的市場環境裡面,這一趟旅程十之八九不會是一次安穩的套裝行程,或者說,不會是你只要聽從導遊的安排指揮,乖乖隨團「上車、下車、拍照、購物、吃飯、睡覺」就可以一路無憂無慮的旅程(雖然我們唯升學與考試至上的制式教育體制可能會讓你誤以為如此)。

你的職涯之旅會比較像是自己一個人的自助旅行,需要自己決定旅行的目的與方向,自己規劃旅行的方式與時程。而就如同在自助旅行當中一般,你會遭遇各式各樣順心與不順心的事情,必須處理途中的一切意外與偶發事件,來到令人困惑但又有所期待的叉路口,或者發現令人忍不住想要探索的新目的地。

但是,最重要的是,在這趟一個人的自助旅行當中,只有你能創造與發現自己旅程的價值!只有你真正知道在這趟旅程當中,自己追尋的是甚麼?甚麼是對你有意義的?是甚麼能夠激勵你,讓你能夠面對挫折仍不氣餒,而且在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時,能夠感受到自己有充足的熱情與動力,去展開新一天的旅程,面對另一天的未知與挑戰?

所以,就如同旅行一般,在職涯旅程當中,我們有時候也需要找時間好好思索一下,到目前為止,在工作中所遭遇的事情,到底有怎樣的意義與價值?同時評估一下目前的狀況,想一想,接下來要往哪裡走?要如何繼續走?

反思與評估你的職涯之旅

當你想要反思與評估你的職涯之旅時,你可以試著回答以下這些在加拿大Waterloo大學職涯發展手冊中所提供的問題:

當你在一早起床時,你是否能夠覺得充滿動力,因為你真的喜歡自己的工作並以其為榮?你是否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用的?

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如何對組織的整體成功做出貢獻?

你的工作態度、行為與生產力,是否能獲得主管的肯定?當你所服務的組織或上司要開始一項新計畫時,會不會基於信任感,而把新的挑戰交給你?

你是不是能得到跨部門或跨業務的訓練或輪調機會,從而拓產生涯發展機會?你是不是能在建構團隊、解決衝突、訓練新人上做出貢獻?

你的日常工作能不能讓你感到挑戰性?你是否需要在其中發揮創造性思考來解決問題?你能不能覺得你還在持續進步與成長?

你能不能有效處理「辦公室政治」的議題?你能不能維持自己的正直,並且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

你是否被鼓勵持續進行進修與學習?

你有沒有工作上的導師,會將他的工作經驗與成就跟你分享,並讓你可以從中學習?還是你自己已經成為他人可以信任的導師?

你能不能在工作要求與個人健康、生活習慣及家人親友關係之間取得平衡?

你目前的工作是不是能讓你更趨近於你的長期目標?

對於很多人而言,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會讓他們清楚看到自己職涯旅程的意義與價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些人所需要的只是一句「加油」!

無論如何,如果你發現,從上面這些問題中所浮現的答案型態,會讓你覺得困惑或感到有所不足,那麼你不妨可以試著依照「職涯規劃六步驟」的前五個步驟,重新再來探究自己最重要的人格特質與長處能力在哪裡?自己真正的生涯興趣跟目標是甚麼?你可能也需要再一次廣泛蒐集資訊與仔細研究,在現實的職業世界中,有哪些可能的職涯發展途徑,可以通往你的長期目標?你或許必須再省視一次自己的長、中、短期生涯規劃,是不是有完整的發展計畫?是不是足夠務實?能不能加以落實?如果不能的話,是甚麼因素阻礙你?是不是有需要修正的地方?或者你必須誠實自問:你在專業能力、工作態度、人際相處、學習進取上的表現真的足以讓人滿意嗎?還是你所以覺得「鬱鬱不得志」的原因,其實就在於自己的觀念與行為需要有所調整轉變?

經過有些漫長的16期連載,這一系列文章終於要在這裡劃下一個句點。不管你還在學、即將步入職場、或已經工作一段時間,我希望這一系列文章都能對你有一些幫助。在2009年伊始,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到三年不景氣,如果你覺得有些畏懼或疑惑的話,請記得:對於自己工作有充足熱情與動力的人,往往也最有競爭力,而熱情與動力則通常來自於你的工作能夠結合興趣、專業、學習與成長,以及你知道自己能夠對他人、團隊、組織、社區與這個世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全系列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現在可以買房子嗎?
1979年底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台灣有一些民眾急著辦移民,草草地把房產賣掉變現。有些一時拿不到綠卡的人,就先轉到南美洲的阿根廷或巴西,…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北京冬奧會 意外引爆中韓愛恨情仇
北京舉辦冬奧本來是要宣揚國威、營造大國形象,可是弄巧成拙,大外宣不成,反釀「八國聯軍」抗議,並意外化解了日本和韓國的多年恩怨,韓國群情激憤…
台灣第一家訂閱網媒 《有物報告》關鍵啟示錄
在現今網路「滑」時代,一篇專業嚴肅、沒有圖片、動輒八千字的超長文,不僅有人要看,還願意每個月固定花錢買。這不是甚麼天方夜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誰舞漢家衣裳
「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飄舉翩躚像風一樣,卻丟失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你可曾見我漢家衣裳,她溫柔沉靜像雲一樣,卻巧奪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黃。…
尊重是和睦相處的前提
這兩天(按:7月9、10日)又一次漢藏討論會在華盛頓DC舉行,我因另有行程而沒去參加。一位關注的朋友來電詢問,就此跟我探討起藏獨、台獨問題…
念故鄉
愈是深層的情感,愈難表達。於我,這種情感是鄉愁,因它跟了我三十年;是對父親的思念,因為有遺憾。 父親去世九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