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奶製品問題多,家長十分無奈。Getty Images
第91期
中國最新的奶製品標準,引起國外關注。據歐洲《食品日報》(Food Production Daily)報導,中國一名地方奶製品高層官員稱:「中國的奶製品標準在全球是最寬鬆的。」引發對中國大陸奶製品新一輪的爭論。
廣州奶業協會主席王丁棉6月15日在一個業內的會議上砲轟:中國生乳的國家標準為「全球最差」,並說:「這是國家的恥辱。」
王丁棉指的是今年6月1日起生效的中國新的奶製品標準。該標準將生奶含菌量的上限定為每毫升不超過200萬細菌,是之前允許量的四倍。據中國衛生部發出的通知,原來的細菌含量標準分為四個等級,從每毫升50萬到每毫升400萬。此外,通知還規定蛋白質含量的最低標準由每100克生奶含2.95克蛋白質降為2.8克。
相比之下,西方國家採用的奶製品標準大概是每毫升生奶含菌量不超過10萬,而蛋白質則每100克生奶最低需含3克以上。
「很少的蛋白質,那麼高的細菌,還不如喝白開水。消費者錢花了,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回報,還損害健康。」王丁棉十分不滿。
王丁棉稱,新標準的降低,來自乳製品製造商想要削減成本以賺取更大利潤而給予的壓力。王進一步指責說,在鮮奶製造中,是因為牛奶生產廠商自己的衛生標準無法達到高的奶業標準。
他還說,造成蛋白質低含量的原因,是奶廠降低了給奶農的價錢。現在他們又可以宣稱說:「可能是因為那些個體奶農用低營養和廉價草料來餵養奶牛。」
廣州奶業協會的官員們對此保持沉默,但另一省分同級奶業協會的一名官員表示,王丁棉沒有說錯,但他分析的原因可能未必如此。他說:「你必須考慮到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奶牛都不是在最好的條件下餵養的,牠們通常來自小的奶農,他們無法提供更高的衛生條件。如果採用了高一些的標準,我估計中國至少60%的奶牛將被定為不能提供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