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中,問路,是家常便飯。
▲馬公市鐵線里公共藝術造景。劉惠宜攝影
「阿婆,請問一下,聽說這裡是景點,請問是要看甚麼?」我毫無頭緒地張望著四周。
「看那隻牛!」坐在廊下矮凳的髮疏老嫗,伸出瘦削的食指,往前一比。
「牛轉乾坤」是鐵線里的地標,在我找東西吃時,來來回回一直看到它,看來看去都是這頭牛。緣分不淺,特記一筆。
▲通梁古榕。劉惠宜攝影
夏天戶外的澎湖,烈日下騎車,晒成肉乾。也因此來到「通梁古榕」,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它是澎湖綠蔭最大的神木,兩、三百年的樹齡,擁有九十五根氣根,竟然全來自於同一棵樹的枝幹。
置身其中,我真好奇,這些兄弟姊妹晚上會不會像《魔戒》電影中的那些樹,開起家庭會議?它們聽過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與渴望?還是慨於自己龍蟠虯結的枝幹都不敵人心的矛盾糾結?
如同至今仍深富生命力的老榕樹,當我坐在海洋面前,我感覺到水也是活的!澎湃的世界在我面前舞踊,說著我因蒙塵而不再聽得懂的語言,洶湧蓄積的生命力令我著迷萬分,甚至忘了日炙風篩之苦。
▲西嶼東台附近。劉惠宜攝影
有人問我,一個人玩沒有人講話,不會無聊嗎?有適當的友伴當然很好,其實獨自旅行與自己的對話很多、很熱鬧,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團體行程的催促,也不用講一些應酬話。在大大的天空底下,望著無垠的海,不管是在風櫃洞、鯨魚洞,還是西嶼東台,愛待多久,就待多久,好輕鬆。
▲嵵裡沙灘。劉惠宜攝影
一日,在嵵裡沙灘看到一對情侶,雙手握著長竹竿,認真地在沙地上寫下山盟海誓。我忽然可以約略想見所謂修行人的頓悟是怎麼回事。人生,到底該追求甚麼?何者該把握,何者該放手?你對自己的生命立下甚麼誓約?大自然或身邊的人、事、物,不斷地以幽微的方式啟迪著我們,而我們不是渾然不覺,就是急急忙忙地推開或打發這往往令人不悅的真實。
▲柱狀玄武岩。劉惠宜攝影
此行大部分依計畫安抵目的地,包括被台灣文化資產局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柱狀玄武岩區,但也發生過被優雅的命名誤導至納骨塔、火葬場的慌亂。旅程中的失誤,只要人身安全,都沒有關係,因為我知道頂多麻煩一點,大部分都能解決得了。例如在漁翁島燈塔,摩托車不知甚麼指示燈亮起紅色警戒,發動困難,回程路途遙遠,太陽又要下山了,搞得我緊張兮兮。經過一番叫嚷求教,總會有善心人士前來幫忙。
朋友問我,住外地,甚麼時候會想起家鄉?
一晚,在澎湖漆黑的馬路再度上演迷航記,轉進街道巧遇垃圾車,家家戶戶穿著拖鞋、汗衫出門倒垃圾,順便與鄰居話家常。這就是在地人與外地人最大的分野。我山上的故鄉,亦見此情此景。
在宜蘭,不得已臨時下榻一間老舊旅館,瞪著不知乾不乾淨的被褥,此時窗外傳來「少女的祈禱」。我想起家裡的房間,白日明亮敞淨,夜晚滿屋子的月光。
是的,不管身處哪個鄉鎮,無一例外,就是聽到垃圾車音樂之時,聽到「少女的祈禱」,讓我最想家。但,即便眷戀故鄉,也要有勇氣與能力,朝向那海天之間浪遊、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