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執導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沒有大卡司、也沒有強烈對白的一部電影,卻替他二度摘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頭銜。這位被稱作「世界上最不酷(least cool)的偉大導演」,在致詞時向製作團隊、妻子以及台灣致謝,強調沒有台灣,沒有台中市政府的支持,就拍不出此片。
想當然爾,台灣,甚至所有華人觀眾也因此沉浸在與有榮焉的歡欣氣氛中。但若細細思考李安這一路走來的堅持、遭遇的挫敗、他的「莫忘初衷」、以及他深得人心的電影風格,這份感動似乎更為深刻。
在美國等待拍攝電影機會的路途漫長而艱辛,李安當初仰賴妻子過了好一段日子。他當然也曾經有放棄的念頭,想去開中餐館、學電腦混口飯吃。但這些徬徨都因為妻子的一句話:「安,要記住你心裡的夢想!」李安因此穩住了搖擺不定的心、穩住了腳步。
李安:「因為,我心裡永遠有一個關於電影的夢。」
李安的電影風格即使多重,但或多或少,都伴隨著溫柔、內斂、節制與緩慢的因素,擅捕捉人與人之間情感,尤其對親情倫理、家庭成員互動間,處理手法細膩,即使在武俠片當中,這些因素仍然可見。平鋪直敘,卻能再三回味。
情感的壓抑與內心衝擊同樣為李安擅長的部分,但並不使用至濫情。同樣,即使他可以選擇加重《少年Pi》的科幻因素,將其處理得更商業、更煽情,但他還是不這麼做,節制,便是李安的風格,這些都與好萊塢大部份的商業片模式背道而馳。又,對於哲思、信仰和東方文化,他也擅於佈下思考探索的引子,當觀眾們看完李安的片,可將自己比作劇中主角,透過提問和對話,面對真實的自我。這些手法,在好萊塢都屬少見。
李安的片最精彩之處永遠都在播完時。觀眾的細細反芻、沉溺於餘韻中,這才是李安電影迷人的原因。而這些,都非現階段那些試圖用富麗堂皇的建築、千軍萬馬氣勢堆砌出的中國商業大片,可以相提並論的。
有大陸網友這麼問:「我們的李安在哪裡?」李安,其實就存乎於全中國人內心那最溫婉、最細膩的那一面。只是大家都被追求經濟發展的口號遮蔽了雙眼,被對於物質的無窮慾望蒙蔽了內心,卻都忘記了,培養出李安這樣一位大導演的,不正是大家曾經最引以為傲的中華文化嗎?
每個華人心中,都有一個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