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米,一般的印象就是這是落後的初級產業,但實際上台灣稻米產業的架構頗為複雜,整個稻米的生產過程涉及高度的系統化作業,包括育種、採種、整地、育苗、插秧、田間管理、收割、乾燥、加工等,每一階段都是很專業化的分工。
生產端流程
稻米生產端的主要流程包括:
一、育種:由試驗改良單位培育新品種的苗,藉由執行三級繁殖制度,由「原原種」種子繁殖到「原種」種子,再成為「採種田」的採種子,然後將新苗導入生產體系。
二、採種:農民向秧苗場購買自己要種的品種的秧苗。
三、整地:種稻前必須得將土壤翻過,使其鬆軟。
四、育苗:培育秧苗,一般也有民間的育苗場,農民可直接向其買秧苗。
五、插秧:買回培育好的秧苗後,就可直接插秧。
六、田間管理:灌排水、病蟲害防治、施肥等。
七、收割:稻米成熟後割下稻穗。
八、乾燥:通常農民將收割後的溼稻穀賣斷給烘乾中心或是糧商,烘乾中心或是糧商用烘乾機烘乾,將稻穀乾燥到可以儲存的條件。
九、加工:將稻穀碾製成各種米,先礱穀脫殼,碾製成糙米,由糙米碾製成白米必須經過精米的過程。
銷售端流程
稻米的銷售端相對於生產端而言,單純許多。農民收成稻穀後有兩個流向:公糧和民糧。公糧指的是政府收購,民糧指的就是直接向農民購買稻穀的一般民間糧商。
民間糧商購買稻穀後自行碾製成白米,然後銷售給量販店、超市等通路,消費者再由這些通路購買白米。有些糧商也會自行銷售白米,那麼消費者也可跳過中間的通路直接向糧商購買。
公糧由政府收購後,成為軍糧、學生營養午餐的學午糧,或是用於國家緊急狀況時的安全存糧,或是直接進入加工廠,通常並不會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公糧也會在民間糧食較缺乏時,透過「糧食調給」制度標售給糧商,再流向消費者。
不過,台灣社會目前也漸漸流行起消費者直接向產地農民購買契作農產品,一來可以省去中間盤商層層轉賣的成本,二來找自己信任的農戶購買,可以直接瞭解吃進肚子裡的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品質,吃起來比較安心。
另外,自從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台灣每年平均從國外進口144,720公噸的糙米,近十年來進口數字皆維持在這數量,其中65%進到政府的公糧,剩下35%則進入民間。
小知識
如何判斷是否為「混米」?
台灣米混外國米、碎米或低品質的米一起販售,這是業界降低成本的辦法。因為台灣米與國際米比起來價格高很多,加上一般人對米食並不很重視,對於吃下肚子的米食品質如何不太在意,所以白米到底混了多少來自國外的米,一般人並不太關注。
但對於在意是否吃到純正台灣米的消費者來說,判斷是否為混米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從米的價格著手。通常若價格很低,多可判斷是混米,因為台灣米生產有一定成本,所以價格低於生產成本者,就可判定為混米。
那麼,台灣米大概多少錢是低於成本價呢?若以去年農委會公告的第一作稻穀的公糧計畫收購價來看,以粳稻為例,一公斤稻穀是26元,一公斤稻穀可碾製成0.68公斤的白米。換算起來,一公斤白米的政府收購價約38元,若再加上由稻穀碾製成白米過程中的成本,包括搬運、碾製、烘乾等,再標售給糧商轉手,若這些過程的成本估算為5元,那麼每公斤白米的售價約在42元左右。
而以2011、2012年的國際米價格來看,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布的價格顯示,換算成台幣,國際米價最高與最低的價格分別19元與12元台幣,比台灣米的價格低很多,若混在台灣米內,成本就可大大下降。
由此計算可知,一公斤價格在35元至40元左右以下的白米,很有可能就是混米。因此,消費者除了注意包裝米上的標示外,也可把價格納入參考。
如果要購得較安全、健康、高品質的米,建議消費者可以選購經過認證的包裝米,包括出自「稻米產銷專業區」、有「產銷履歷」(TGAP)或標明「優良農產品」(CAS)。這些米通常價格會較高一些,但相對品質較高。當然,直接進到產地與農民互動,觀察他們的栽種方式再進行購買,是更可靠的好辦法,也是直接幫助農民的消費方式。
小知識
稻米產業鏈的關鍵人物
整個生產過程中,通常會有一個重要的中間人來協調農民的生產與市場上的稻米需求,這中間人俗稱「卯陶」(台語音,意指收購的首腦、頭頭),正式一點講,「卯陶」是販運商或是仲介商,收購稻米的糧商與官方的農會時常扮演這個角色,整個稻米產業的關鍵人物在實際操作上就是這個「卯陶」。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糧食經營科科長黃怡仁介紹,「卯陶」就是接受需求端的要求,去找最適合幫他處理的人。「卯陶」必須要瞭解農友,而台灣農民的土地並不見得很集中,可能東一塊、西一塊,甚至農友今年可能種很多品種。而哪一塊地種甚麼品種,「卯陶」都要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