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左右派之爭在美國最為典型,在三十年代左翼羅斯福總統上台推行「新政」後更為明顯。羅斯福利用美國出現「大蕭條」經濟危機,全力推行社會主義政策——大政府,高福利,高稅收,國有化,擴大政府權力。新政獲得左翼主導的知識界歡迎,因為它的旗幟是均貧富、社會平等。這種口號本身就占據道德高地,符合知識份子要建立「理想國」的烏托邦幻想。
但「新政」遭到右派的抵制,認為它是摧毀資本主義、剝奪個人權利、抵觸美國建國先賢在《獨立宣言》中確立的人的三大權利——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追求幸福」主要指個人發財致富的私有財產權)。這三大權利,都是指個人,而不是群體和政府。
但由於發生二戰,在經濟和戰爭內外雙重壓力的特殊環境下,羅斯福得以連任四屆總統(死在第四屆任內),獲得美國有史以來最長的總統任期(權力),所以得以把名為「新政」的社會主義政策全面推廣。今天美國的很多「大政府」福利制度,都是新政的產物,所以說,羅斯福是導致美國政府左傾源頭之一。
右派為什麼強烈反對社會主義?因為社會主義被視為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二者的理論根基和核心目標都是均貧富的烏托邦。共產黨用「人民」名義均貧富,剝奪個人財產,以及政治自由。西方左派政府,則以「公共利益」名義,高稅收的手段搶劫個人財產。共產黨用暴力建立「共產主義天堂」。西方左派政府則用「不繳稅進監獄」的「軟暴力」推行「社會主義理想國」。兩者都是用群體名義剝奪個體權利,本質是一場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要摧毀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的戰爭。
雙方都有自己的理論基礎。左派經濟學家、曾風行一時的凱恩斯,崇拜馬克思的《資本論》,為羅斯福的新政提供了主要理論。連近年獲諾貝爾經濟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格曼(Paul Krugman),至今還動不動引用馬克思語錄,有人統計其引用次數之多,全美第一。
左右派理論在學術界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兩位教授,左翼羅爾斯(John Rauls)寫的《正義論》強調「善大於權利」;簡單概括就是,為多數人利益可以剝奪個體權利,劫富濟貧是應該的、道德的。哈佛另一位教授諾奇克(Robert Nozick)則針鋒相對反駁羅爾斯,認為「權利大於善」,如果可以用多數人的名義、以公共利益的名義、以國家和人民的名義剝奪個體財產和權利的話,最後將走向集權社會。
比諾奇克更鮮明、強烈、深刻的是女哲學家、作家安蘭德(Ayn Rand),她全力為資本主義正名,強調「個體權利」不可剝奪。資本主義是為自由競爭、個體權利的實現提供最合理平台的制度。而一個能保護個體權利的制度也是最道德的制度。
左派強調「善大於權利」,表面好像很占道德高地,但離開捍衛個人權利的「善」,不僅一定是「偽善」,而且其實質是「惡」!因為它以多數的名義、公共利益的名義,剝奪個體權利,走向以集體主義為核心價值的社會;其結果就是毀滅每一個具體的個人。
今天在美國風起雲湧的「茶黨」運動,其旗幟就是反對大政府,反對剝奪個體權利,反對建立在集體主義根基上的福利社會主義,捍衛個體自由。他們中多信奉「絕對自由意志論」(libertarianism),即推崇小政府、闊斧砍稅、控制赤字,保護個人權利,尊重個體自由意志的價值。很多茶黨集會,都高舉安蘭德的畫像,把這位八十年代去世的美國暢銷書作家(代表作《阿特拉斯聳聳肩》和《源泉》)和客觀主義哲學創始人視為精神領袖。在美國,正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豪地宣稱自己是「絕對自由意志論者」。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原載於「自由亞洲電台」,本文轉載自「曹長青網站」,2014年8月30日,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