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找得到路喔?這麼厲害!」行經苗栗龍洞蜿蜒的田間小路,終於抵達張智傑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租下的這塊8.8公頃、未來將超過10公頃的農地。這裡幾無人煙,僅有雞犬相聞,很難想像曾是大陸台幹的他,人生如此峰迴路轉。
61年次的張智傑,成立的「反璞歸真有機農場」年營業額破百萬,被稱作「百萬農青」。2007年毅然決然離開中國,回到台灣,如今正一步步朝著自己對台灣農業理想的環境邁進。
放棄百萬台幹待遇,張智傑回台從農,過簡單生活。
透過「小地主大佃農」的政策,張智傑承租苗栗山裡的農地。
過怕天天喝酒的日子 想過簡單生活
2001年,張智傑被紡織廠派駐中國廣東,身為台商的業務主管,年薪百萬,生活優渥,卻要天天喝酒應酬,日子很難過。廣東地區的酒店,百家至少跑過一半,張智傑講起這段過往,彷彿在說一段傳奇故事。「台幹大小事都要處理,我們要和客戶、官員應酬,中國的官場大家多少有耳聞,招待他們是經常性的。可能要喝到半夜二、三點,喝完有時司機載我們開二小時的車回來,早上去上班的時候,帶著酒意批文件,還沒清醒下午又出門去了,然後在車上補眠,到客戶那裡,臉擦一擦,繼續吃飯喝酒。」
張智傑回憶,當初從台灣面試,還得先確認酒量,如果不能喝,去兩天就無法生存。「去那裡,人的個性都變了,因為看到社會的現實面。我開始思考自己該走甚麼路,發現人活著,不都是為了錢這件事,那些都如夢幻泡影,應該有其他面向。」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六年。2007年父親身體出現狀況,張智傑回台陪伴,當時他很明白,「作為台幹,那不是我要過的生活!我不需要賺多少錢,生活簡單就好。」於是他思索未來,下定決心離開中國。
「返璞歸真有機農場」夥伴種植的草莓與紫高麗菜。
投入完全陌生的農業 做「有機先生」
回台後農委會正在培訓人力,張智傑先到「農民學院」上課,了解農業的各種經營方式及技術,並到苗栗農改場和花蓮農改場學習有機作物栽培法。從沒有務農經驗,他的想法很單純,「我有天看到『本來面目』四個字很被打動,就是過簡單的生活,做農的生活型態最簡單。」
記得當時跟母親說自己決定回台種田,母親開玩笑說:「你連鋤頭都沒拿過,要去種田?」後來有了一定規模,張智傑帶母親到田裡,她驚訝地稱讚:「這菜頭種得好漂亮,那稻子也很『水』,你這麼厲害會種!」回想從零開始的胼手胝足,張智傑發現農業的學問遠比想像的大,也逐漸確認了自己的理念。
2011年,張智傑成立「返璞歸真有機農場」,他認為糧食自給率過低的台灣,應該生產糧食作物,也有助於生態環境。
使用有機肥料、不用除草劑、不噴灑農藥,怎麼去除病蟲害?他採用「水旱輪作」的方式──第一期種水稻,水稻有水稻的病蟲害,準備蔓延的時候,第二期改成旱作,用環境劇變的方式去除病蟲。這是有效的方法,但使用的人很少,因為水、旱耕作需要兩套不同的設備,資材相當昂貴。
此外,張智傑採取有機黃豆和有機米輪作,因為豆科植物有根瘤菌能固氮,種完後隔年水稻施肥量可以減少。他興奮地談道:「黃豆是很好的作物,目前國內黃豆大部分是美國、加拿大進口,問題出在基因改良。其實台灣可以種豆,只是我們種植面積太小,成本太高。」張智傑搖頭感嘆如今的食安、基改問題,積極地想要推動台灣有機黃豆的種植。
張智傑駕駛整地中的曳引機。產、製、儲、銷一手包辦,每個環節都不假手於他人。
購入百萬機具 產、製、儲、銷自己來
耕種面積大,請人代耕成本龐大,也為了讓有機種植的農作物不受代耕的農機具汙染,張智傑砸下重本投資,花了幾百萬購入曳引機、碾米機等大型農機,自己整地、翻田、插秧、碾米。不但花光積蓄,還貸款不少錢,甚至把祖產也變賣了,這一切更代表──他不可能回頭。
農耕不只是生產一環,還包括製造、儲存、銷售。大部分農民收成稻米後就交給糧商,所以被驗出問題都不知道找誰。「有機最怕被汙染,碾米機就很容易汙染。如果這台機器是輾慣行的作物,再來輾我的米,檢測不小心就抽到殘留的那一粒,不就百口莫辯!所以我們自己碾米,未來還會購入冷藏設備,就能大量儲存。」
台灣有機檢測價格昂貴,人力、資材昂貴,許多小農只能「無毒」種植,無法進一步追求「有機」。張智傑提醒大家重新思考:「現在很多人標榜無毒,可是這不是反了嗎?本來東西賣給人家就應該無毒,為甚麼變成有毒是正常的,無毒是好的?我堅持有機,那是另一個領域,整個過程不讓化學東西滲透。雖然難,但是一定可以做到,因為我就做到了。」他拿出創立「返璞歸真有機農場」以來,每一次檢驗土壤、水質、有機作物的證書,一頁頁翻著,自信地說。
張智傑堅持有機,擔心作物受到汙染,認為找人代耕不如自己購買機具。
計畫成立合作社 告訴台灣農青該怎麼做
為鼓勵青年回鄉,政府推行「培根計畫」、「小地主大佃農」,並開辦「青年從農創業貸款」等青年返鄉政策。然而張智傑認為,要讓青年無後顧之憂,必須尋覓資金、土地、人力、設備,非常繁瑣,「像我這樣神經的人不多,所以我決定花百萬把農機完善,把環境組織起來,提供青年使用,希望他們更有意願回鄉。」擔憂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1%,張智傑積極鼓勵青年返鄉從農。下一步,張智傑計畫成立農業合作社,集結更多力量,讓台灣農業有所不同。
2012年有機水稻收成後的營業額,讓張智傑晉升成為「百萬農青」,更證明了堅持有機,掌握每一個環節,同樣能夠兼顧經濟收益。
百萬台幹成為百萬農青,對張智傑而言是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更希望從自己開始,為台灣農業的發展努力。轉個彎,人生會更好。
(本文整理自《看》2014年第142期「封面故事」)
【安心食物,何處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