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家捏麵館 用心發揚捏麵技藝

為守護捏麵技藝,彰化巫家成立捏麵館,宣揚捏麵文化。
葉俊宏攝影
文☉賴宛琳
原本經營糕餅店的巫旗軍、巫陳蘇夫婦,因緣際會學會捏麵功夫,苦練技法終成國寶。夫婦倆對於捏麵技藝的熱情,延續到第二代、第三代,至今大家族依然在彰化縣溪湖小鎮,默默守護這項傳統藝術。

小時候在廟埕看到捏麵人攤車,幾塊錢就可以欣賞捏麵師傅的華麗技巧,拿到的玩偶還可以吃。這麼有趣的小玩具是許多台灣人的童年回憶。然而隨著時代變化,捏麵人已經消失於日常生活中,如今得在觀光景點才能看到。

不過在彰化縣的溪湖小鎮有一個家族,即使經過歲月流轉,仍堅守於捏麵崗位,誓言發揚捏麵文化──他們就是巫家。


巫家第一代巫旗軍(左)與第二代巫俊德(右)。葉俊宏攝影


巫家夫婦從看桌起家,鍛鍊一身捏麵功夫。葉俊宏攝影

天分+努力
鍛鍊出國寶級捏麵技法

第一代巫旗軍、巫陳蘇夫婦原本經營傳統糕餅店,在因緣巧合下認識一位來自唐山的捏麵師傅,傳授夫婦倆基本技法。雖然沒有完整的捏麵基礎,但巫家夫婦憑著對捏麵的熱情和細膩的觀察力,捏麵技藝日見成熟,在傳統廟會祭祀需要的「看桌」領域中逐漸打響名號。

之後巫旗軍常應邀到世界各地表演,讓外國人大開眼界,太太巫陳蘇也榮獲「薪傳獎」,成為國寶級人物。兩人的兒女在耳濡目染下學會捏麵技法,其中次子巫俊德技術青出於藍,擅長融合現代元素與傳統技法,是國內有名的捏麵講師與表演家,常到台灣各地開課或展演。


捏麵的變化無窮,讓人驚豔。巫家捏麵館提供


2004年成立捏麵文化館,保留捏麵作品,延續捏麵文化。


媽祖繞境是捏麵文化館的鎮館之寶。葉俊宏攝影

第二代接棒
成立捏麵文化館

巫家捏麵文化館的雛型,就是來自第二代巫俊德。現任巫家捏麵館館長的巫俊德說,當時成立文化館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想讓更多人了解捏麵的無限變化。於是2004年將工廠旁的土角厝買下,改建成展示區,展示巫陳蘇老太太和館長巫俊德的作品。其中媽祖遶境的大型場面是文化館的鎮館之寶,豐富生動的遶境隊伍,還吸引馬來西亞的華僑特地訂做一套,帶到當地展示。

巫俊德一邊說著當年和母親推廣捏麵技藝的回憶,只見他巧手一捏一揉,可愛的卡通動物立即成型,讓人不禁讚嘆捏麵的深奧與多變化。隨著時代變遷,巫家也將傳統捏麵材料改良,設計出容易保存、可搭配不同雕塑技法使用的黏土,方便向大眾推廣。


巫家捏麵館館長巫俊德,到處推廣捏麵文化,也會在館內進行捏麵表演。葉俊宏攝影

老展館新園區
第三代的轉型挑戰

如今,因應近年旅遊與文創風氣大盛,巫家年輕的第三代透過所學專業與無限創意,將傳統文化館進一步擴大整修,打造成親子同樂的觀光遊憩園區。第三代陳重錡說:「家族一起做事,難免會有爭吵,但是大家都是為了捏麵能夠繼續保存下去而努力,所以最後都會回到初衷,互相配合支持。」

在傳統技藝逐漸式微的現在,還能看見這樣三代同堂、一同為發揚傳統技藝齊心奮鬥的大家族,真是難能可貴!巫家捏麵文化館,不僅保存了珍貴的捏麵文化,更以身作則實現傳統文化中家族團結一心的美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自信媽咪容光煥發的祕訣
活出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即使身為人母,還是享有美麗的權利。許多母親在婚後或生孩子後,將重心挪至家庭,或是認為年紀大了不需要打扮,…
關於基本工資的基本問題
 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也許是出於意外,也許是因為長期工資下降累積出來的社會壓力,基本工資再度成為公共議題的焦點。…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九):FB直播可用來強力行銷!
上期我們提到影片行銷的操作技巧,這一期我們來看看2016年開始火紅的直播工具吧!2016年開始,…
那一刻永為火鳥停留
咖啡廳內的冷凝氣氛與窗外的豔陽成了極端的反比,十餘少男少女分散成數張桌子坐著,他們都不發一語地聽著一個中年男子冷笑道:「…
黃泰吉和廖德蘭以"空手道"引領921災區孩子迎向朝陽
「國姓空手道隊」寫下台灣空手道史輝煌的一頁,其光彩背後所蘊含的故事煜煜生輝、溫暖感人。而黃泰吉與廖德蘭兩位教練,放棄優渥生活,…
漫步櫻花道 手信坊打造和菓子文化館
在古色古香的京都悠閒地散步賞櫻,是令人愜意之事。但您知道嗎?在新北市就有辦法體會這樣的風情,而且完全免費,連停車都不用錢! 哦?在哪邊呢…
氣功能治病嗎?
人類從開始進化至今,科技突飛猛進,醫學日新月異,但侵害人類的疾病,仍有八千多種沒被進化掉。世界衞生組織研究也發現,…
瘟疫時期 成就大師的黃金時光
一場大瘟疫,使得全球數十億人被禁足在家,人們滑手機、追劇,聊天以打發時間。人類歷史上也曾經歷過多次大瘟疫,在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