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龍頭華新 創新發明獨步全球

華新醫材集團前身為華新橡膠,以生產醫療用乳膠手套起家成為台灣少數醫療大廠。
攝影☉葉俊宏
文☉賴宛琳
台灣口罩大廠華新醫材集團,起初以生產醫療用乳膠手術手套為主。2003年遭遇SARS疫情後,董事長鄭永柱有感於不織布口罩配戴的不方便,發明「鑽石型口罩」一舉揚名世界,華新也因此從單純的生產業者,轉成擔負台灣衛教使命的口罩宣導者。

針對「口罩」成立觀光工廠?聽起來似乎令人難以置信。這個我們一般人常見的生活用品,究竟有何玄機、內涵,可以成就一間觀光屬性的工廠景點?其實,這背後有著一家台灣企業堅忍不拔、求新求變的多年堅持與眼光。


董事長鄭永柱多年來專心研發口罩產品,有「口罩發明達人」之稱。


華新是台灣早期成功轉型成自動化生產的高技術醫療器材廠商。

跟上醫療器材熱潮
華新站穩世界產業端

華新醫材集團前身為宣德實業,成立於1974年。隨著社會醫療觀念進步,當時全球對醫療器材的需求大增,董事長鄭永柱與兩位弟弟跟上這股潮流,針對門檻較高的醫療用乳膠手套設計開發生產設備與專利技術,在握有專業技術之下,手套訂單量穩定上升。

過了十多年,當市場開始飽和時,鄭永柱也毫不戀棧,調整生產模式與工廠配置,在泰國新設工廠,驚險躲過當時倒成一片的手套產業,並多元生產敷料、醫療手術手套等用品,至今仍是全球的醫療橡膠手套及醫材生產大廠,產品多次獲得國際肯定。


鄭永柱成功發明「鑽石型口罩」,創新設計廣受市場歡迎,獲獎無數。


華新跟迪士尼合作,開發兒童版口罩。

開發革命性口罩
創新發明揚名國際

2003年台灣爆發SARS疫情,口罩需求量大增,鄭永柱整天配戴口罩後發現,市面上的口罩設計並不符合實用性,戴起來悶熱不舒服,於是動了自己設計生產的念頭。在多次嘗試下,2004年鄭永柱成功發明「鑽石型口罩」,堪稱平面口罩革命性的創新設計造型廣受市場歡迎,並榮獲國際多項發明大獎。經歷過幾次重大流行疫情,鄭永柱發覺口罩的重要性日漸增加,於是決定另行設立工廠,專心生產開發口罩產品。

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創新,華新推出「摩戴舒」(Motex)自有品牌,並陸續發明護目口罩、吸水型面罩,分別榮獲國家品質獎、國家發明創作獎、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金牌獎與特別獎,以及俄羅斯莫斯科金牌等多項殊榮,董事長鄭永柱也因此獲得「口罩達人」稱號。

近幾年,台灣空氣汙染問題益發嚴重,口罩逐漸成為國人的必備生活用品。因為深知口罩製作的技術細節,鄭永柱發現台灣民眾對於如何選擇合適的口罩,或是如何正確配戴口罩等相關知識細節並不清楚,甚至毫無基礎觀念。有感於此,華新於是在2014年成立觀光工廠,希望透過介紹口罩的類型、製作過程,讓民眾更加了解在甚麼情況下應該配戴何種口罩,在日常生活中能對自身健康產生更多保護意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滴雞精品牌農純鄉逆勢翻轉 「力拼全台市佔第一」
全球防疫時刻,就連藝人記者會也「防護」到家,滴雞精品牌農純鄉首度邀請人氣歌手蕭敬騰代言,只見老蕭帥氣登場,反觀全場媒體朋友集體戴上口罩,…
號稱萬壽果的木瓜
木瓜小傳 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季,北方的皇帝為避寒,帶著皇后及大臣南下。途中,皇帝上吐下瀉、口乾舌燥、足膝腫痛、行走困難。因御醫未隨行,…
個體戶小攤
最近上市場找食材,不景氣的感受很深。除了原本的小販外,現在還多了很多新臉孔,姑且借用對岸用語,稱其為個體戶吧。個體戶多半有個特色,形單影隻…
狂風吹斷的夏季
原本又熱又缺水的夏天,被「莫拉克」一陣狂風暴雨狂掃,一個難得豐饒多產的夏季瞬間變調。颱風登陸前一天,超級市場的菜架已經空盪,…
會計師林陣蒼:每個老闆都需看懂財會報表
公司開始小有規模後,業務量增加,許多老闆將財務會計交給老婆或其他人,自己有空才看報表。雖是不得已的應對措施,但對公司長遠發展而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經濟學證據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父母應該也普遍認為一個好的同儕組合(同學跟朋友),對於小孩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
《我不是藥神》:中國醫療問題的真實寫照
中國大陸新片《我不是藥神》6月底上映就一炮而紅,四天收入2億美元,堪稱是大陸2018年票房最好的一部電影,…
五大招 搶救變調的陸客觀光
香港在去年(2014)曾發生幾波激烈的「驅蝗」行動,抗議團體將陸客比為「蝗蟲」,要求香港特區政府限縮陸客赴港人數,遊行過程中與親政府、…